率,用军队把数千名“革命群众”投进监狱,又枪杀了几百名带头的鼓动者,南德的革命运动就被平息了。
与俄国不同是,德国的革命者们手中并没有掌握军队,德国国防军还在听从那些容克军官团的命令。法国人和英国人开始倾向由容克贵族们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于是,“大资本家阶级”与“大地主阶级”开始狼狈为奸,勾搭在了一起。那些容克贵族们出面,开始组织“自由军团”,准备平息国内的革命火焰。
法国和英国c美国一直在争吵,法国人不仅想得到阿尔萨斯和洛林,甚至还想以莱茵河为界,得到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但鲁尔是德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如果法国人得到这片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那么它的军事力量就会增加一倍,将来绝对能在欧洲大陆重新又称王称霸。英国和美国当然不想看到另一个拿破仑帝国的出现,于是,从和会一开始,三方就一直在不断地争吵。
谁也不肯让步,威尔逊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平会议来要挟对方。
在巴黎,切尔宁也一直在与巴黎和会的主导者们——英法美三国的领导人在讨价还价,不仅仅是波希米亚的日尔曼人问题,主要是匈牙利的领土,协约国集团在对待匈牙利领土方面实在是太苛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匈也是战胜国,虽然这个战胜国来得不太名誉,但好歹也能算得上是半个战胜国,所以,根本无法象对待德国那样被排除在整个和会之外。
意大利首相埃马努埃莱在看热闹,意大利与奥地利干脆在私下达成了协议:奥地利同意把意大利人占绝对多数的南特兰托地区和伊松佐河西岸地区交还给意大利,并在南蒂罗尔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它未来的地位。而日本人也有些失望,他们在太平洋上忙活了半天,抢夺德国人的殖民地,到头来还要吐出一大半——由于美国人的坚决反对,赤道以南的太平洋德国殖民地交由国际共管。日本人的老大英国人这次也不再帮着他们,俾斯麦群岛实在是离澳大利亚有些太近了,英国人也感觉到了来自东方的威胁。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最理想的结局就是让欧洲大陆回到拿破仑时代后《维也纳协议》的框架内,他们不同意分割德国,法国在欧洲的强势是英国人所不愿看到的。一个对法国一直有威胁的德国存在,对英国人来说,才是最好的平衡。
可惜的是,作为欧洲力量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环,俄罗斯帝国现在变成了一个充满危险的敌人。所以英国人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开始支持法国的立场——扶植一个足以和德国人抗衡的奥地利帝国,但又不能被法国人所控制。
美国人想要的,当然是这个世界的霸权,一个完全消弱的德国对美国人的未来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如果英国和法国控制了欧洲,那么美国人也无法单独挑战这两个殖民大国。美国当然希望在欧洲出现一个强大的德国,最好能再和英国人干一架,然后彻底拖垮英国。欧洲大战的结局并不是美国人想要看到的,法国人的血几乎流干了,实际上更加衰弱。英国人虽然花费巨大,但却没有伤及根本——德国人看似庞大的公海舰队,却根本没起到一点作用,在这场欧洲大战后,英国人和法国人对欧洲的控制力实际上是增强了。
这实际上达到了英国人主动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
在战前,实际上德国在挑战英国人的霸权,欧洲几乎已经脱离了英国人的掌控。这场席卷欧洲的战争是怎么开始的,美国人的心里也很清楚。俄国人在德国的压力面前几乎就要屈服,本来想要以牺牲塞尔维亚来避免一场战争,而这时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突然访问了彼得堡。得到英国人背书的俄国人态度顿时变得十分强硬起来,于是战争就这么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这一切都在战前英国政客们的算计当中,当然,在现在,作为胜利者,挑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