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55,双方球员都在球员通道等待着进场,双发的首发名单:
米尔沃尔(4一3一3):
主教练:尼尔哈里斯。
门将:乔丹阿彻(1)。
后卫(从左到右):乔马丁纳(3),托尼克莱格(5),韦伯斯特(17),罗密欧(12)。
中场(从左到右):肖恩威廉斯(6),汤普森(8),杰德华莱士(14)。
前锋(从左到右):陆羽(7),莫里森(20),格雷戈里(9)。
贝里(4一1一4一1):
主教练:克拉克。
门将:威廉姆斯(1)。
后卫(从左到右):格列利镇(3),基恩布里安(17),莱昂巴内特(25),泰勒穆尔(28),尼尔马赫(22)。
中场(从左到右):汤姆瓦尔克(23),凯文埃图胡(4),雅各布梅里斯(18),杰梅因彭南特(38)。
前锋(从左到右):沃恩(12)。
米尔沃尔依旧保持自己的常规主力首发,而贝里主教练针对上场比赛的失利派出了4一1一4一1的阵型来试图和哈里斯展开较量。
4一1一4一1阵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4一5一1阵型的变形,将一名中场后撤到后卫和中场之间就可以了。但是4一1一4一1实际上是4一3一3的变形,因为4一1一4一1阵型是在中场设置一名后撤的后腰,然后中场的站位是两名中前卫和两名边前卫,而这两名边前卫则是在4一3一3中担任边锋的位置,只是将他们回撤到中场前就成了4一1一4一1中的“4”,实质上他们任然发挥边锋的作用。4一1一4一1阵型是一个在各个位置都比较灵活的阵型,中场两人在策应和组织上各司其职,左右边前卫在边锋的职责下更偏重于回撤拿球和参与防守。而阵中的“1”则要有相对较高的防守能力,往往出现在这个位置的球员大多数是球队的“清道夫”或者“兽腰”。当今足坛许多的名帅都偏爱这一阵型,2008年的西班牙c瓜迪奥拉手下的拜仁慕尼黑和当初在曼联不断尝试后定下决心用4一1一4一1的范加尔。在4一1一4一1阵型下前场节奏较慢,太注重控球从而导致进攻速度大减的弱点也暴露无遗,一旦对手加快进攻节奏或者以防守反击为主,那么对这个阵型的冲击则会很大。
下午三点,在裁判组的带领下双方球员进场,简单的仪式后,主裁判邓肯吹响哨子,米尔沃尔中圈开球,比赛正式开始。
上半场第39分钟,米尔沃尔中场拿球后,四名球员进入贝里球场半区,肖恩威廉斯横传给右侧前来策应接球的莫里森,与此同时,贝里中后卫基恩布里安防守莫里森,而在积极跑位的陆羽被格列利镇紧紧的贴身防守,不让陆羽有拿球的机会。另一侧格雷戈里也在积极的拉出空挡为莫里森和陆羽制造“真空”位置。
陆羽加速前插,甩开了身前的格列利镇!
莫里森敏锐的察觉到陆羽的行动,下一刻,将脚下的皮球轻轻一挑,皮球越过基恩布里安向陆羽飞去!
陆羽胸部停球!
卸下皮球的陆羽右脚一扣晃过补防上来的格列利镇,陆羽人球合一进入禁区!
禁区内的贝里后卫莱昂巴内特不断的判断陆羽的下一步动作,经验丰富的巴内特在陆羽“准备”将球传给格雷戈里的出脚瞬间提前预判,自信向陆羽滑铲而去。
“嘿嘿,你上当了。”陆羽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糟糕,他不是传球。”滑铲而去的巴内特心中大震。
假传真射!
陆羽起脚射门,皮球连过贝里门将威廉姆斯大小两个门,从威廉姆斯胯下滚入球门!
米尔沃尔1:0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