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仅三日,近百辆牛车驶进王府,宛如一条长龙一般讲王府的北苑绕了一圈,车上是满满散发着纸墨香的书籍。
听到仆人来报,杨旭大喜过望,随仆人来到花园旁放置书库的院落。
完颜洪烈正挥舞着鞭子指挥杂役将书籍搬进书库,书库里几个太监正忙着分类整理,将书籍摆书架。
“要下雨了,都给本王动作快点!”
见杨旭过来,完颜洪烈大笑道:“父王可是把整个皇宫书库都搬来了,这里面不仅有原大宋弘文馆的儒文道藏,还有大相国寺藏经阁的佛门经书,还有大大小小,收缴的一些千年世家的藏书,总共是二百零九万册!”
乖乖,快抵上后世一座大型图书馆了,要知道这可不比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便宜老爹很给力,杨旭高兴道:“多谢父王!”
完颜洪烈扬鞭指了指王府新建书库里正忙碌的几个小太监:“父王连打理书库的小太监,也一并带来了,康儿若要什么书,只需交代他们便是!”
“还是父王想的周全!”杨旭应了一句,眼睛便在这堆积如山的书籍上移不开来。
这些书籍承载着上下四千年的汉家文明,它们就一座座丰富的矿藏,是汉家祖先除了土地之外,留给后世子孙最宝贵的遗泽。
后世子孙不孝,使这瑰宝遗落。
然女真野蛮之辈,纵占有北国精华,亦如沐猴而冠,哪里能理解知识的可贵
瑰宝蒙尘,明珠遗恨,令人扼腕叹息!
目光贪婪地从一本本书籍上掠过,这一本本书籍仿佛化作一位位汉家先贤,或嬉笑怒骂,或当头棒喝,或谆谆教导,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
无论之前的五胡乱华,还是如今的占据半壁山河的大金国,以及后的蒙元,大清,甚而后世八国联军以及倭国,华夏纵然数度国土沦丧,百姓被屠,然而仁人志士不绝,华夏从来不曾真正屈服。正是因为先贤们的无私,才能将汉家文明渗透进汉人的血脉里,进而几经浩劫,历千年而不灭。
血脉不绝,传承犹在,当劫难过后,汉家文明又会浴火重生,绽放出令全世界为之夺目的光华。
想及这些,杨旭心有所动,目光停顿在一本发黄的旧书上,抄起来一看,这却是一部佛经,封皮上印着“正念心经”四个大字。
杨旭并不懂书法,但当他看到这四个字时,干枯的心田好似有一股春风拂过,次第花开。打开封面后,第一页是一幅插画,画中一老僧踏空而走,步步生莲,指尖拈花微笑,透漏着一朝开悟的喜悦。
插画下方是一首诗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旭想到这几日,自己的心神岂不也如明珠一般,被富贵蒙尘,想及此,他忽而纵声长啸,体内真气随之而起,气随意转,在经脉中急速游走,如鱼跃龙门,又如浪花喷涌,窜入头顶神庭,清明,又直冲头顶百会,继而急转直下,从口中喷涌而出。
啸声直上九天,如利剑破空,厚厚的云层豁然洞开,太阳光从破空的云洞中直射而下,将杨旭笼罩在赤金色的光柱里。
公子如玉,风华绝代,似要乘风而起,飞天而去,丫鬟仆人们都呆住了,神为之摄。
与此同时,距王府三里处,一个满嘴流油的老叫花正躺在房顶上睡觉,听到啸声,他募地地睁开眼睛,一个翻身差点从房梁上掉下来。
被扰了好梦,老叫花起床气很大,仰天破口大骂:“哪个小子不长眼,大早上的鬼叫什么”
这一骂却引来了皇宫禁卫的注意,大队甲兵围拢而来,老叫花面不改色,一掌向上带着丝丝如龙吟之声,掌如迅雷,轰击在房顶上,御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