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仪仗,兵部由一名正三品尚书名正四品侍郎名从五品郎中c两名从六品员外郎c两名从七品主事组成,进行一般的军政工作。

    兵部下辖法物库c四方馆c承发司三个单位,法物库负责祭祀仪仗;四方馆负责全国的驿道交通;承发司负责军事文书传递。军器监也受兵部领导,下辖军器库c甲坊署c利器署。

    都元帅府照例由皇族担任都元帅,设立在国都之外,位高权重,是女真贵族力量的大本营,海陵王为了打击女真军事贵族,撤销了都元帅府,让契丹人萧裕建立枢密院代替之,金世宗继位后,建立了“和平时期枢密院管理,战时改组都元帅府”的体制。

    金朝地方军事机构

    金朝初年模仿辽朝制度,在辽东c保州等地设立都统司来管理各地军队,都统司管理者为总管,平时练兵,战时则带着本地军马会同大军征战,经过金太宗c金熙宗c海陵王时期的不断调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方军事体制。

    全国分为六个军区,分别是南方的山东路统军司c河南路统军司c陕西路统军司,以及北方的东北路招讨司c西北路招讨司c西南路招讨司。管理本地的军队,招讨司还要兼管民族事务。

    每个军区路下面有若干行政路,每个行政路有一个总管府,管理本地兵马,其他府c州则有兵马司c都军司和分军司,首领为指挥使和军辖使,负责教练军队,战时则要领兵保护城池,或者与大部队会合征战。

    金军的组成

    金军区分不严格,大致包括禁军c猛安谋克军队c镇防军c射粮军c牢城军c土兵c弓手c效节军c弓箭手c保甲c埽兵c乣军

    禁军分为侍卫亲军c武卫军c拱卫直三部分,侍卫亲军3500人,后来改名从驾军,隶属殿前都点检司;武卫军上万人,隶属兵部;拱卫直数千人。

    侍卫亲军分为马军c步军,各设副都指挥使,从四品,下面设猛安(千户)c谋克(百户)和什长c伍长;武卫军隶属兵部,设都指挥使c两名副都指挥使,一名副都,一名判官,若干钤辖;拱卫直下属威捷军,是朝廷经过考核精选的弩手军队。

    猛安谋克军队则是征召的猛安谋克户组成的野战军队,前文已经介绍了

    镇防军分为永屯军c分番更戍军c驱军等等,永屯军驻守边疆耕垦自食,多见于北方边境,分番更戍军轮番镇守,南北都有,驱军则是由释放的辽人奴隶组成,驻守东北。

    镇防军长期位于宋金交战的第一线,大定南征结束时裁撤到了六万人,其中马军一万二千,(而隆兴北伐时期,镇防军达到十七万三千三百多,还不算陕西的几万人),他们最早也归属各地总管府,而金章宗时期开始,镇防军转而隶属各路提刑司(后来改名按察司)

    镇防军分为甲军c马军c步军三部分,其中甲军c马军待遇好一些,步军待遇差,据我个人推测,甲军是指戴甲步兵,而马军是戴甲马军,步军则没什么铠甲,理由是马军不可能不戴甲,而从骑兵人数推测,甲军应该不大可能有很多骑兵,主力步军。

    射粮军,两宋时俗语“射”即“请”也,射粮军是金朝继承辽朝的军种,每隔五年招募17岁以上,30岁以下的男性组成,射粮军属于募军,根据“自愿”原则,待遇很低,还要在脸上刺字防止逃跑,由各路都总管府c各州兵马司c都军司c军辖司掌握,属于炮灰。

    首要任务是充当杂役,金朝全国驿道每五公里设立一个军铺(驿站),军铺铺头一人铺兵三人,养马两匹,而这些铺兵就是军铺所在地界的射粮军充当,税收体系里,税官下属若干人帮助征税,这些人也由射粮军担任;各地官员的随从c各地工程的用工都离不开射粮军。

    此外,宋c金国界的射粮军还要承担沿边巡逻的任务(边铺军),严查走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