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叙述了他和张学良见面的经过,受到了máo zé dōng、 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中共中央决定派李克农为代表与张学良会 谈。 3月4日,刚从南京回来的张学良驾机前往洛川,与李克农在友好的气 氛中进行了会谈,并达成了三项口头协议: (一)为进一步商谈抗日救国大 计,中共派一位全权代表,最好máo zé dōng或周恩来,与张再次商谈; (二)红 军代表经新疆去苏联,由张负责和盛世才jiāo涉通道问题。 (三)中共派一位 联络代表常驻西安。 离开洛川后,李克农向máo zé dōng汇报了情况。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副主
席于4月8日前往肤施 (今延安)与张学良会谈。 4月8日上午,周恩来、李克农和随行人员按预定时间赶到延安城东北 的川口村。但由于这天风雪jiāo加,加上双方联络失时,张学良没能按时到达。 第二天下午,天晴云散、张学良的专机才在延河边的一个简易机场降落。下 了飞机以后,张学良与同行的王以哲等急速向会谈预定地点、城内的天主教 堂走去。 周恩来与张学良作了彻夜长谈。张学良完全同意关于 “停战合作,一致 抗日”的总方针。他说: “我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周恩来说:“我们 也是这样”。张学良特别向周恩来提出,抗日统一战线应包括蒋介石,并详 细谈了他的看法。周恩来表示要认真考虑这个意见 (中共中央接受了张学良 意见,并考虑其他因素将反蒋抗日方针改为通蒋抗日方针)。双方还就停止 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红军北上抗日,经济通商,互派代表,进 行抗日教育等问题达成了一致。 这次会谈的气氛是热烈、友好、愉快的。会谈结束时,张学良、周恩来 “共誓永不毁约”,张学良把一本中国地图赠送给周恩来,说“共同保卫中 国”,还赠送私款2万元银洋 (后又赠送20万法币),并招待周恩来一行吃 了一顿丰盛的夜餐。周恩来一行离开延安时,已天色大明。 延安会谈,在张学良坎坷不平的戎马生涯中掀开了新的一页,他终于找 到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张学良共同抗日之时,也没有忘记长期与共产党合作 的杨虎城,加强了同杨虎城的联系。 1935年 12月,在陕西长武县北乡杨公镇附近,急匆匆走着一位讨帐先 生模样的中年人,头戴一顶毡帽,身穿一件yīn丹士林布的长袍,腰系蓝色布 带,肩上背着的褡裢里,一头装着算盘,一头装着帐薄。突然,两个地方民 团挡住了去路,上来就动手搜查,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搜了两遍,终于 从长袍夹缝中搜出两封信。可他们在信封上看到杨虎城、杜斌丞的名字,便 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不知如何是好。 这位“讨帐先生”就是红26军政委汪锋,他是奉中共中央之命,前往西 安争取杨虎城联合抗日。临行前,máo zé dōng接见了汪锋。máo zé dōng一边打着手势, 一边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对汪锋说, “只要争取了十七路军和东北军,就 可以实现西北大联合;只有实现西北大联合,才可能有全国的抗日大联合。” 停了一下,他又接着说: “谈判成功的可能xìng很大,但也有一定的危险;谈 判不要决裂,要谈和。” 汪锋在西安期间,三次会见杨虎城。但因杨虎城不了解红军的困难,看 到máo zé dōng、彭德怀用的信纸很粗糙,认为中共大人物不应如此草率,便怀疑 是蒋介石派人持假信来侦察他的。所以,杨虎城、汪锋的会谈没有取得实质 xìng的结果。 1936年2月,中共北方局负责人之一王世英来到西安。杨虎城在止园别 馆秘密会见了他。双方经过jiāo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