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世龙一声令下,明军向着滦州城发动猛攻。

    守卫滦州的是那穆泰,图尔格、汤古代,手下大约有一千军兵。祖大寿与侯世禄攻了滦州一天,未能攻下。

    马世龙见明军伤亡惨重,命架炮攻城。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先进武器的威力实在是人力不能阻挡的。大炮一响,滦州城的大门就炸飞了。大炮再响,滦州城的城墙四处塌方。

    那穆泰等人一见滦州城守不住了,趁着瓢泼大雨,带着部队投奔镇守永州的阿敏。

    祖大寿与侯世禄拦路阻截,杀死杀伤金兵四百余人。那穆泰、图尔格、汤古代也顾不得手下军兵,慌忙夺路而逃。

    杀散了金兵,马世龙率军进驻滦州城。

    马世龙在滦州城歇兵一日,等到雨停了,立刻派游击将军靳国臣去打迁安。

    原先镇守迁安的是明朝叛将鲍承先,后来皇太极回盛京之时,就把鲍国先给带走了。故此迁安除了有百多金兵守卫,并无有名的将官。

    五月十三日,靳国臣一到迁安,迁安便四门大开。靳国臣进城一瞧,里面的金兵早跑了。

    明军东进的消息早已传到了阿敏与硕托的耳中。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明军,阿敏与硕托都吓着了。

    本来阿敏以为明军会先打遵化,后攻永平。可他没有想到马世龙的大军并未北上,而是取道丰润直奔滦州。

    此次皇太极将阿敏留在关内驻守四城,阿敏是憋着一肚子气的:“你皇太极统领十万人马跑了,就留给我五千人在此与明军死磕。这分明是要看我的哈哈笑。”

    阿敏与硕托一商议,决定退出关外,不守了。阿敏先是把永平巡抚白养粹给宰了,然后将永平城内男女老幼,包括投降的明军一个不留,全部斩杀殆尽。阿敏将城中的财物打包上车,趁着夜色退出了冷口关。

    守卫遵化的察哈喇听说阿敏跑了,二话没说,便从喜峰口逃入关外。

    明朝参将谢尚政见机捡了一个漏,占领了遵化。

    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的屁.股还没有坐热,便听说马世龙带兵已经攻占了滦州、迁安等地。他急忙派杜度领兵去支援阿敏。

    当杜度刚刚走出辽东,便传来阿敏逃逸的消息。杜度立刻驻军不前,并把消息报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闻言大怒,将阿敏、硕托等逃跑的将军一并捉拿问罪。

    阿敏身为领兵主帅,被皇太极安了十六条大罪。其余诸将皆有夺爵,革职的处罚。

    (我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皇太极命阿敏只带五千人马,驻守关内四城,而且还是在明军数万大军的合围之下。即便是当年的岳飞重生,李存孝复世也不可能据守四城而不溃。)

    自此皇太极发动的这场己巳之变彻底结束。

    孙承宗、马世龙等人收复了关内诸镇,连同马兰峪、大安口、喜峰口、龙井关一并收复。皇太极闻讯大喜。他下诏重赏各路勤王的将士。

    孙承宗被加封太傅,赐蟒袍一件。马世龙被加封太子太保,祖大寿与侯世禄因为有功,赦免了原先的罪责。

    等到赏赐完毕,各路勤王的义师和将军纷纷回奔各自的驻地。

    关内恢复了平静,崇祯皇帝这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袁崇焕。

    朱由检一直憋着没有杀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在辽东将士的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害怕坏了战局。如今金兵已经彻底退出关外,他准备发泄一下自己内心的愤恨。

    首先,朱由检下旨命六部七卿包括内阁一同审理袁崇焕的案件。审了几天,刑部呈递一份袁崇焕的口供:拒不认罪。

    朱由检一阵冷笑:“不认罪没有关系。直接定罪就行。”

    三法司再审,最后给袁崇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