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可纲先把金国使臣打了二十军棍,然后把耳朵给铰了下来,算是对皇太极招降最好的答复。虽然行为上有欠斯文,但对于玩命的将领来说,这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皇太极一见回来的金国使臣,气得浑身直抖。如今除了打,也没什么可说的。

    数万金兵猛攻山海关,何可纲也不出城,就在城头上用大炮轰。山海关不同于一般的关隘,虽然地势没有潼关、剑阁那样险要。但作为关外与关内的必经之路,山海关的工事也是非同一般。

    山海关,墙高四丈三尺,宽两丈一尺,有内外两城。城楼之上密布滚木礌石和火炮。

    金兵刚刚往山海关的城根儿底下凑活,大炮就把金兵炸开了花。

    打了三天,金兵连山海关的城头都没有摸到。

    皇太极见金兵死伤无数,心疼得直蹦。

    军事范文程见山海关实在是拿不下来,就劝皇太极赶紧由遵化,取道喜峰口回师盛京。

    皇太极无奈只得下令撤兵。

    撤离山海关的皇太极路过抚宁时,又偷袭了一把抚宁,可惜还是啥也没捞着。气急败坏的皇太极只得悻悻而走。

    崇祯三年二月,皇太极回师盛京。临行前,命二贝勒阿敏、贝勒硕托率领五千人马守卫遵化、迁安、永平、滦州一线。

    孙承宗自从得到崇祯皇帝的诏令,命他剿灭金贼,老头子就一天没有睡过安稳觉。

    他放眼望去,北京城外二十多万人马,乱七糟,qu龙无首。这也不是个事,总要有个人指挥才行。

    孙承宗虽然挂着督师之名,但他毕竟年龄大了,让他亲自去一个一个gao定这么多的将领,他也是吃不消。

    未等孙承宗想好对策,遵化传来噩耗,说是兵部右侍郎刘之纶兵败将亡。

    孙承宗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兵部右侍郎刘之纶奉了兵部尚书梁廷栋之命东进复夺遵化。

    永定门一战,梁廷栋亲眼看着满桂等部战死沙场,而不敢救援。崇祯皇帝对他已经有了成见。

    皇太极的人马占领遵化、永平、滦州、迁安之后,崇祯皇帝把梁廷栋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让梁廷栋务必火速剿灭金贼,复夺关内诸镇。

    梁廷栋哪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过圣命难违,梁廷栋就把火撒到了刘之纶的身上。他命刘之纶带兵先去复夺遵化。为了确保刘之纶能够拿下遵化城,梁廷栋给马世龙发下兵部公文,让他率领本部人马接应刘之纶。

    可是梁廷栋不知道,马世龙此时正在生闷气,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位兵部尚书的话放在心里。

    马世龙原先是山海关的总兵,由于柳河之役与贪贿问题而被王在晋及其同党弹劾。马世龙无奈,只得托病辞职回乡。

    后来崇祯皇帝登基,王在晋升任兵部尚书,开始清算孙承宗及其原先的部将。马世龙一马当先,成为首选。

    刑部派人去抓马世龙,马世龙躲了起来,一直没有露面。直到王在晋被崇祯罢免,马世龙这才前往刑部投案自首。

    时任刑部尚书的乔允升一见马世龙,人高马大,相貌魁梧,顿生惜才之情。他在崇祯皇帝的面前极力保举马世龙,朱由检这才开恩让马世龙在兵部效力,将功折罪。

    兵部尚书梁廷栋并没有把马世龙放在心上,一直到皇太极兵临城下,马世龙也没有一个正儿经的职务。

    “你不把老子放在眼里,老子焉能听你的号令。”马世龙托病不出,硬是没有露面。

    可怜刘之纶率领临时拼凑起来的营明兵,在遵化一战,被杜度杀得大败。后来退守三里屯,又被大贝勒代善的大炮给轰得七零落。营军兵有七营阵亡,仅剩一营仓皇而逃。

    刘之纶宁死不降,最后被金兵乱箭攒身而亡。刘之纶从崇祯元年进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