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它就变成不同的卦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六十四跟六十四互动,就有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可能你会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很不好意思,那就是告诉大家,你这个人实在太不长进了,从来没有变就是太不长进了。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见面说“好久不见了,你都没有改变”,那是骂人的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天不见,就变了个样子,而且越来越长进,这个人才是可爱的。“好久不见,你都没有改变”,那这个人听见应该很惭愧才对。

    天天都有新气象,叫做日日新又日新,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因此,真正会看一个人的命,是从动态里面去了解。我说得非常清楚,中国人的学问只要变成静态的来看,就糟糕了。有例行就有例外,可能你就是那个例外的,那你不是很倒霉吗?我想这种观念是《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使我们的脑筋非常灵活,千变万化,一刹那有几百个念头,甚至几千个念头。中国人脑筋动得快,跟《易经》的变化多端有很大关系。

    《易经》,你看它东西很少,它可以变很多;你看它很简单,它可以变得很复杂;你看它只有一,它可以变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花样。所以任何东西都可以安放在我们的《易经》里面,一直到永远,这才是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它就是一,非常简单,可是它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能离开这个“一”,叫做万变不离其宗。

    八卦告诉我们,天地是定位的,人不要颠倒是非。人活在一起,大家要过群体生活,总要有一个定规,不能只顾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要彼此配合,就必须要有共识,八卦就是人类最早的共识。

    八卦因为只有符号没有文字,所以被称为无字天书,而给八卦注上文字,使其成为《易经》的,是周文王。那么周文王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了《易经》的呢?我们下一集来谈:《易经》与命运。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狱中完成了《易经》,《易经》也被称为《周易》。文王著《易》,是因为感悟到人类社会的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为什么《易经》从一诞生,就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甚至成为算命的工具?穿越几千年的《易经》,都经历过哪些坎坷的遭遇呢?

    第三集 《易经》与命运

    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狱中完成了《易经》,而《易经》也被称为《周易》。文王著《易》,是因为感悟到人类社会的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为什么《易经》从一诞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甚至成为算命的工具?穿越几千年的《易经》,都经历过哪些坎坷的遭遇呢?

    有一段历史,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商朝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朝代,但是传到商纣王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纣王的品xìng很差,暴虐无道,做出很多老百姓非常不喜欢的事情。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反而比较欢迎周西伯,也就是周文王。周西伯很得民心,所以商纣王对他有点害怕,就假借一些理由把他抓起来关在里。周西伯被关的时候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自己有这么宝贵的人生经验,是长时间累积的亲身体验,如果丢掉了实在是太可惜,不如利用这段时间把它整理出来,将来也许对世人有一些贡献。第二个想法就是他知道纣王这个人说杀就杀,不会念及以前的情面,因此他就知道自己是命在旦夕。当商纣王叫人把周西伯的儿子剁成ròu酱做成ròu包给周西伯吃的时候,实际上他也知道这就是自己儿子的ròu所包成的,但是他还是吃了,他不是很残忍,他也不忍心去吃自己儿子的ròu,他是为了顾全大局,要保住xìng命,他没有办法马上就跟纣王对抗,所以就要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才能完成理想。这样他就在牢里开始替《易经》写一些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