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软,反倒心狠手辣,这一点从尉迟迥战后清算的大屠杀,直接从地表抹去邺城杜绝后患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了。

    杨坚口里说的是仁政爱民,但他的治国理念,还是强制高压和血腥冷血。

    诛杀宇文氏,可以说杨坚是早有此意了,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她大概记得一些,李德林极力劝谏,惹得杨坚勃然大怒,杨坚当时话说得很难听不说,之后便一直疏远李德林,乃至于李德林功大劳大,却十几年没升过官,地位一落千丈,才华不得尽显。

    这还是杨坚看在李德林以往功勋上留了情面,换了旁人,当场拖出去砍了都有可能。

    贺盾问,“昭玄大哥,李大人,你们是希望我劝劝皇上么?”虞庆则提这样的建议,杨坚有这样的想法,都是为了震慑北周旧臣,让他们死了复辟的心,但这件事在贺盾看来,就算实在需要斩草除根,一口气屠戮干净,实在太急躁血腥了,适得其反。

    况且复辟不复辟,有无复辟的可能,这件事还有待商榷。

    李德林郑重点头,儒雅的俊面上都是忧色,“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是好,但过分杀戮,朝臣百姓胆寒之余,定是要蒙上yīn影记着的,这件事一来对皇上的名声不利,二来叛乱方才平定,正是需要施行仁政教化百姓的时候,皇上又大力扶持佛法,这时候大开杀戒,政举和言行不一致,实乃大忌。”

    最关键的是宇文阐是禅让,杨坚天下百姓面前三推辞三谦让,虽说是走过场做秀,但事情没过去几天……这时候举起屠刀,百姓朝臣们会如何腹诽可想而知,贺盾点点头,表示明白。

    高起身朝贺盾郑重拜了一拜道,“阿月,眼下各地都起了祥瑞,方才听下人说猎山佛光尽显,亮彻天际,明日一早皇上定是要招阿月你进宫问话,皇上素来信你说的,阿月你若与我和李大人是一样的想法,便借机劝上两句罢。”

    “好的。”贺盾这时候也顾不得猎山的事了,贺盾原本也不支持杨坚这样做,便点头应下了,想了想也朝高和李德林拜了一拜,求道,“这件事皇上心中已有主张,要说动不易,势必要惹怒皇上,关键时刻还请大哥大人帮我求情,别让皇上把我拖出去砍了。”

    贺盾知道这件事很难,但她了解杨坚的一生,知道他这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有神棍的身份在着,杨坚一辈子迷信言符,或可一试。

    总之试试罢,只要不丢掉xìng命就成。

    贺盾说得认真,高和李德林便郑重点头应了,两人又感谢过她一回,贺盾摇头,李德林是北齐的旧臣,与宇文氏没感情,高是杨坚的心腹,一心是跟着大隋走的,如果这两位肱骨大臣深思熟虑后也觉得不妥,那这件事是当真不妥了。

    于此刻的江山社稷弊大于利,如此贺盾便也想试着劝一劝,宇文氏远近亲疏,除宗室子弟二十余人外,自宣帝、武帝、明帝、周文帝、孝明帝儿子孙子加起来数百人,连嗷嗷待哺的婴孩包含在内,杨坚一个也没放过。

    此举可谓是斩草除根,残忍至极,只效用如何在贺盾看来实在不怎么样。

    这样做放在别的地方别的情况下可能当真有杜绝后患的作用,但北周大隋的政权组织构成有它的特殊xìng,这场大屠杀不但没震慑住北周的旧臣子,反倒让大隋一出生就带上了先天残缺,屠杀的yīn影在隋末动乱的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样做的害处,贺盾直接看到了未来,高李德林杨雄等人能预估到,但初初上位的杨坚被手握天下的欣喜和忐忑蒙蔽了双眼,是彻底看不到了。

    贺盾送走了高和李德林,把明日要说的话在脑子里理顺,一字一句斟酌过,过了好几遍背熟悉了,不住安慰自己不要害怕,想想那些以死相谏的英雄们……

    她这次当真是要提着脑袋觐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