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间事了以后,张小溪想起了了行道人的上次跟他说的话,不由感慨:“这老道有些道行!”

    了行道人见到张小溪后哈哈大笑道:“无量天尊,让贫道给你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

    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

    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

    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诸公,各位先生,所以,这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说:

    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斗米恩升米仇”的来历。

    了行道人道:“看你印堂发暗,两眼无神,今天老道给小友讲一段法吧。”

    老道捻一下胡须,沉吟许久:“纵观小友之行为,颇得章法,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就是对人性的理解还是差了些,小友不要以为帮了别人别人就会感激你,人是最有灵性的,小友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摩别人,且听老道一一道来。”

    了行道人的讲述的意思就是:人之日常,“平常心”最为金贵,“平等心”最是缺乏。

    因为人心有不平,而人之往来又事事希望自己得到形式上的“平等”相待(实是希望“我”得到优待),故只能靠人情c财货c名声c权力c地位等种种物化的关系来维持心里脆弱的平衡感。

    故人情如同“一报还一报”,处处有着“礼尚往来”的特质。

    小恩小惠c你来我往,如同家常便饭团和气。

    可一旦有大恩相施c施之者未必居高临下,而受之者恐心有戚戚,以恩情之重不能承受,反成负担,反而处处提示自己“矮人三分”。

    此时,感恩之心荡然无存,怨恨他人施恩太少之心也早已没有,唯有低人一等的耻辱感,这便是“大恩即大辱”。辱而生怨,辱而生嗔,大辱甚至转成大仇——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

    升恩斗怨,大恩即大辱,或是抱怨他人的施恩太少或不再持续,自己得不到想当然的“应得的恩惠”;或是怨恨他人的大恩大德让自己抬不起头,把自卑感c挫败感转嫁到恩人身上。

    无论是计较“恩”的多寡还是人际关系的不对等,都是内心生起了不平。但觉不平,便以为辱。而人但凡有“我”,但凡有物化执着,必生不平,故得亦惊,失亦惊;得亦辱,失亦辱。

    当然小友最近遇到的事情,那当不得正常的事情,还望小友不必挂怀。

    张小溪听完了了行道人的话,站起来给老道行了个礼,老道对人是琢磨的非常透。

    喝完茶。小溪告辞,老道自不必多留。

    过了几天,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