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农业队天不亮就出工,天黑才收工,吃饭都是在麦田里。

    车子经过入监队门口时,望着他曾经生活过得监舍大楼,回想着他入监时呆傻的样子,姚冰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一晃好几年过去了,他现在已经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了,他的一切权利开始受法律保护了。可他的兄弟呢?武岳、黄江涛、“斜眼明明”,以及在他生命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另外几个身影,其其格、塔娜大娘,还有他的乔老师。乔老师此时应该早已嫁作人fù了吧?会是哪个男孩,幸运的成了她的“周郎”呢?…….

    车子很快驶到了监狱大门口,执勤武警看过姚冰的《释放证》,说道:“恭喜!”

    “谢谢!”姚冰点点头。

    武警按下电钮,黑色铁门缓缓的打开了。

    大门外的世界,让姚冰既激动又陌生。花花绿绿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车辆,郁郁葱葱的树木,就连天上的白云、小鸟,仿佛都在向他肆意炫耀着自由的美好。他眼含着泪,迈着灌了铅似的双腿,一步三回头的穿过了这代表重生的黑色大门。

    走出大门,进入姚冰视野的,正好是一条三岔路口。一条通往南江市区,一条通往中州,另一条通往内蒙某城市。站在这三岔路口前,姚冰的脑子乱成了一锅粥。这看似普通的岔路口,实则是他人生的岔路口,三条道代表他三种不同的人生,他到底该怎样抉择呢?

    智者求解脱。古时的智者就已洞悉,不幸的根源在于厌倦的前身,即yù望。人是利己的私yù动物,只不过,yù望根据自身条件有大“yù”小“yù”之分,要想无“yù”,实在堪比登天,若要解脱,除非像死一般的活着。那么,他究竟该怎样像死一般的活着呢?…….这个问题,我们的姚冰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有了答案,“他要在他的文字中死去,又要在他的文字中得到永生。”他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去找一个建筑工地干苦力栖身,去继续完成他的小说创作,去实现他儿时的理想,去追寻他内心的平静,去修行他眼中的“道”…….

    夏日的微风轻抚着姚冰英俊的脸庞,像是在帮他拭去眼角的泪滴;路旁的树木摇摆着身体,仿佛在为他指引道路;天上的小鸟也似乎在为他的决定而歌唱。他高昂起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坚定而有力的朝着内蒙方向大步走去…….

    我们的故事讲到这,也该告一段落了。其实,人生中有太多的三岔路口需要我们用冷静兼容的智慧去抉择。托尔斯泰曾用“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来形象说明了沙俄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艰巨xìng。我们的主人公可能算不得“知识分子”,但他思想改造、或是思想革命的痛苦过程,是不是也值得徘徊在三岔路口迷茫的人们去深思呢?

    亲爱的读者,希望我们的主人公没有选错“道”,让我们祝福他吧!

    全稿完

    路冬2014年12月于宁夏中卫

    -------------------------------------------------------

    访问小说分享者(七月小上)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37527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16sy.com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