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如金钱,社会关系等。金钱用来铺底,关系是上拽下举,关键时候有人想着你,在替你说话。这两者没有,自身条件不错也行,比如善于钻营和应酬啦,八面玲珑啦,见风使舵啦,机会又抓得好等。马让盘算了自己,在这些方面,自己皆不如人啊!他先是失落,平复之后又开始空虚,他感觉自己是刚从一个冰窑里好不容易钻出来,又一下子掉进另一个冰窑里。

    百无聊赖之际,也是在所处环境的挤压与隔绝之中,马让开始了写作。马让发现,只有在写作的时候,他才能找回自己,温暖自己,文章发表后那一点成就感,也会让自己迷醉一回,感到自己价值之所在,以及与别人之不同,自己因而也可以自尊一把,让自己活得洒脱一点。马让后来和一帮文朋诗友喝酒的时候,仗着几两酒下肚,说出了“是文学拯救了我。”这样的话。众人都向马让投来了目光,有惊奇的,有愣怔的,有窃笑的,唯独没有理解与赞赏。马让便知道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即使在这帮自以为可以随便说说的朋友面前,也是不能随便的。

    这马让起初写些歌功颂德之类的文章,后来,对一些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后,便自以为是仗义执言,洋洋洒洒地写了不少。像马让这样没什么根底之人,看上去又一副书呆子模样,别人如何能拿他当回事,于是,在马让面前,言语举止之间,常常就有些浮浪与轻侮。在办事上,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别人轻易就能拿下或摆平,可是马让去办时,却总是枝枝节节,磕磕绊绊的,很少有如意的。这马让偏偏是个极敏感之人,如何受得了这个!于是再写文章时,便偷梁换柱,含沙射影,将一些平素看不惯之人借机骂一骂。马让如此做法,有些像鲁迅,马让从小读鲁迅,对鲁迅佩服得五体投地,知道鲁迅也是喜欢骂人的。马让拿自己与鲁迅比,不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鲁迅是伟人,你马让又是什么人呢!能是可以随便比的吗?况且,鲁迅写的都是千古流传的绝妙文章,即使骂人,也骂得非常巧妙,如何像你马让那样,在文章里骂人,却骂得非常拙劣,痕迹明显,让人一看便知骂的是何人。

    有一次,记不得几月几日了,马让与几位中学同学在一块吃饭,他们特别邀请了昔日的班主任老师。喝酒之前,有同学对马让说:“咱们是自己弟兄,关上门说说话,往后写东西,要多写一些正面的东西,不要随便指桑骂槐了,时间长了,你将得罪多少人哪!况且,你骂的某些人,某些事,我也是很清楚的,你说说,你有没有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地方?”马让强辩说,那是文艺作品,哪能和现实一样呢?同学又说:“吃纣王饭,别说纣王无道。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换了你,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马让听到这里,急赤白脸,肚子里有话,一时又说不出,好像蒙受了窦娥般极大的冤屈似的,吭哧了半天,终于说出话来:“我要是光写那些歌功颂德的东西,还有人怕我吗?!”“原来你是让人怕你才那样写的!”大家哄堂大笑起来。马让也陪大家笑了笑,等笑过后,马让说:“实际上怕我骂的人,都还是些说得过去的人,他们至少读过书,有一定的修养,知道廉耻和一些是非是观念,有敬畏之心。而那些愚顽之徒,从来不读书或读书甚少,他妈的什么都不懂,心里还极阴暗,倒是不怕你怎么骂的,也可以这样说,他们连你是怎样骂他的,都看不明白呢!”众人一时都不说话。

    老师这时对马让说:“大家这样说你,也是为你好。该写的写,不该写的,就尽量不要去写,表现好了,领导心里有了咱,提拔个副镇长什么的,大伙也跟着脸上有光呢。”没想到连老师的话,马让也是不听的,他对老师说:“提拔干部,往往是成批的,也就是说,干部可以批量生产。而出一个作家,却需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我当个作家不好吗?你是教语文的,更应该知道,没有广大作家的辛勤创作,我们的语文还怎么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