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天与李银曼分别后,在镇政府大门口,马让又看见了那只狗。实际上马让刚骑上自行车的时候就想到了狗,曾想让李银曼送自己出门去,可又不好意思开口,怕李银曼说这么大的人了,还怕狗。狗拴在路边的树上,高大威猛,通身焦黄,毛长及地,脖子灵活,可以一百八十度反顾。腿粗壮,踏在地上,犹如四根铁柱子。马让最初看到狗时,着实被吓了一跳,逡巡了半天不敢近前,心想,镇政府怎么还养狗呢!又怎么看不见一个人呢?后来,有人告诉马让:“没事,那条狗不咬人。”马让还是不敢进镇政府。马让远远地看着狗,待狗卧倒休息时,马让急忙跨上自行车,拼尽气力,冲进了镇政府。马让回头看时,狗已站了起来,冲自己叫了一声。现在,马让还想采取老办法,趁狗不注意,冲出去。狗也看见了马让,却摇起了尾巴,脑袋向下摆着,眼睛里放出来的光,也是温柔的。马让于是改变主意,不再那么慌张,而是推着自行车,从路的那一边,看似从容地向前走。狗抬头看马让,叫一声,这一声却极柔和,似在说:“走好。”

    马让当然不会知道,这狗正是老杨养的。

    老杨养狗是近来的事。老杨本没有想到养狗。狗是在路边捡的。那天老杨买了二斤排骨回家去,准备炖汤给老伴补补钙,近来老伴的腰弯得更厉害了。走到公路边的麦考林加油站时,看见一只狗在不远处一个劲地叫,叫得很狂,别的狗都不敢上前。谁上前咬谁,再大的狗都不惧,不少憨狗硬上前,领教它的厉害后,就再也不敢近前了。而它看上去又那么小,瘦弱,真不知哪来的那么大的劲。人说这是只野狗,不知道从哪过来的,反正来了不少天了,一直在这一带活动,有称王之势。老杨喜欢热闹,也是可怜狗,扔过去一根骨头。狗看了一眼老杨,然后走过去嚼骨头。狗吃完了骨头,老杨又扔一根过去,这次狗完全相信了老杨,不看老杨,直接过去嚼骨头,极其放松和温顺的样子。旁边的人都笑了,说狗对谁都警惕,就是不警惕老杨,狗和老杨有缘。老杨端详着狗,说:“这狗挺能的。”又看了看狗,然后转身离开。狗放下了骨头,跟上了老杨。老杨不想带狗,可是赶不走狗,狗像是狗皮膏药似的粘上了他。人说:“老杨,狗喜欢你,你就收下吧,给你做个伴儿。”老杨就这样把狗带到了镇政府。怕它野性不改,老杨给狗脖子上系了绳,拴在树上。

    镇政府有内灶,来了客人一般都在内灶上招待。老杨常去内灶打牙祭,剩菜剩酒总能让老杨满载而归,省去自己做饭或让家人送饭的辛苦与麻烦。有时候饭菜剩得多,老杨还带回家去,让家人也开开荤。但带的次数多了毕竟不好,别人不说,自己先不好意思了。自从有了狗,拿剩菜回家理由就充分了,说是给狗带的。狗原来精瘦,毛奓着,个子矮小,不像个样子。一两个月后,狗身上的肉多了起来,还有些颤。浑身的毛也律顺了起来,油光闪亮,不承想毛是这样地好。个子似乎也高了起来,走起路来也极稳健,四只爪子伸入地下,抓铁有痕似的。

    以前镇政府院里常进狗,让老杨防不胜防。狗进了院子,随便屙屎撒尿,客人吃饭时在桌子下面钻来钻去不说,有时还会相互咬起来,叫起来没完。为此书记批评过老杨多次,说老杨连条狗都看不住,还看的什么门!自从有了这条狗后,外面的狗再也进不来了,帮了老杨的大忙。老杨感激狗,常常一遍遍地抚摸狗,夸狗好。干部们起初对老杨养狗很有意见,狗来路不明不说,看上去还那么凶,咬起人来还不往死里咬,谁受得了!于是狗尽管被牢牢地拴着,大家还是小心翼翼地不敢靠近。后来发现狗挺听话的,眼神越来越温柔,每次看见大家到来,老远就伏在地上点头,尾巴一摆一摆的,谁都能看明白,狗这是在向自己打招呼呢。尤其让人称奇的是,狗特别能识人,比如谁家来了客人,开始的时候狗对客人警惕着,威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