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镇政府大院不在这里,而是在东面,靠着老街。那时候,全镇唯一的纵贯南北的大道也从老街穿过,直下湖北,湖南,四川。双阳这地方,处于南阳至襄阳古道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故历朝皆设有关隘,称为双阳关。南宋时,为宋与金的边界线,岳武穆曾在这里打退过金兵,获得大捷,至今这里留下武穆屯兵的遗址——老营河。到了民国,吴佩孚大军南撤,走的就是老街这条道。先头部队行至南边的五道岗时,遭到土匪索金娃的伏击,损失一名副官。后来,大道改道,从老街西边过。老街从此衰落下去,逢双赶集时,不再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街西沾了公路的光,日益热闹起来,各种买卖都往那里凑。很多年前,公社规定,凡在公路两边建房的,可免交一年公粮,不用说,那时的地皮也是免费的。然而愿意在此建房者仍是寥寥。现在,公路两边的房子及地皮,都成了天价,多少人便后悔不迭,恨自己没长前后眼。
大道改道后不久,公社也选了新址,新址就是现在镇政府所在的位置。那时候这里三面环水,背靠柳枫大堤,堪称岛国。岛上有庙,香火稀落,庙周围是菜地,时有菜农忙碌。早先,有人想在这里建房居住,然而很快就打消了念头,因为风水先生说过,此地是块宝地不假,然而地儿太硬,煞气重,不是谁都能降压得住的。谁要住也行,不出一年,定会人亡家破。公社书记老段独不信这个邪,请人规划设计,一座主楼,六排砖瓦房,一个大会议室,四个厕所,就这样建成了新公社大院。几十年下来,未见有谁死去,倒是在此任职的干部,升职的升职,重用的重用。再问风水先生时,却仍然面不改色,坚持己见,说:这地方,也只能建公社。
新公社投入使用后,老公社院便无人再去,房屋年年坍塌毁败,故人至此,难免凄凉之感。近几年,老公社卖给私人,建为了幼儿园,就又有了说话声和笑声。如今,这里虽然还称老公社院,然而年轻人已不知此名从何而来。那边的新公社,也早已不再为岛国,除东面还有一小片水域外,其他地方,皆已密密麻麻建成了高楼,将大院团团围住了。
然而此时,新公社院业已不再新,一排房子塌陷得不能住人,其他几排虽然还在使用,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时任书记为老刘,老刘不管。人们说,老刘不管,是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是时刻警醒大家,当干部是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享受的,讲条件,讲待遇,讲排场,你到别处去,这里不欢迎。当干部就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刘走后,小陈当书记,把主楼加高一层,前面又建两排二层楼房,把所有的砖瓦房子全拆了。整个院子,该绿化的绿化,该硬化的硬化,院子就变了样,显得很有气度。人们说,官修衙门客修栈,破栅烂院的,成何体统,陈书记做得对!
提了老段,老刘和小陈,就不能不提老李。老李在老段之后,老刘之前任书记,任职期间,搞集镇建设,扩通了几条街道,形成四横六纵之框架格局。后来历任书记,也搞集镇建设,但都是在原框架基础之上进行,修修补补,使街道更畅通,更整洁,更靓丽。
老杨和老余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