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快乐的,今人向往的。
九零年,六岁的裴远,已经开始分担了生活的担子。由于年龄小,加上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规定,未满八岁的孩子不能上小学读书。本来学校就不大,老师又少,又没有幼儿园,可怜的小裴远,只能拽着牛尾巴,跟着牛满山坡的跑。
九十年代,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不是很发达,更不用说偏远的西北山区了,在这个山区中,能吃饱饭的家庭,就已经算是日子过的很富裕了。
村里面跟裴远差不多大的孩子,虽然不能上学,但是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的照顾,裴远他爷爷奶奶去世的早,加上家里非常的贫穷,所以裴远就只能跟着大人去放牛。
裴远家里就五六袋小麦,有七八袋子玉米,一大堆土豆,一间五十多平米的毛草房。唯一值钱的就是裴远放的那头牛,还是裴远父亲从熟人那里赊账赊来的。
听说那头牛跟鬼一样,忽然看的见,忽然无影无踪,一会儿在这边山头,转眼之间又在那个山头。村里的大人们都在努力的解决温暖,没有年轻力壮的人去放牛,放牛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孩子,所以那头牛也就只能便宜赊给了裴远父亲,一袋小麦和一袋玉米赊来的。
牛的长相一看就不是善类,比黄牛的身体小了一些,头也比较小,没有长角,全身乌黑的毛,头顶有一撮毛是红色的,四个蹄子上的毛是白色的,和传说的基本上是一样,人家的牛都在乖乖的吃草长膘,裴远家的牛从早到晚不着面,就是拽着牛尾巴,裴远也跟不住的,除了哭,裴远也只能拼命的寻找,因为那头牛也算是家里最值钱的了,可是六岁的裴远那能跑得过一头两岁的牛犊子。
一个月有二十天的时间是丢牛的,晚上牛赶不回家,裴远就只能哭着回家,第二天早上,父亲会带上裴远,裴远背上母亲早已经准备好的三个杂粮大馒头,为什么说是杂粮馒头了,自家地里的收成并不多,靠天吃饭的地方,雨水充足,没有天灾的情况下,一年的收成只够一家四口半年的口粮,裴远的父亲经常在山里砍些柴火,山货c药材,背到镇子上换点钱,再去磨房买一些磨房打扫下来的面,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的面回来,贴家里的口粮,就连麦麸也都吃了。
裴远背着他的帆布包,跟着父亲又去山里寻找牛,山坡很大,方圆几十公里,有时候找到那头牛,在山沟里卧地休息,有时候再山顶吹风,有时候在树下避雨,有时候找一处阳光明媚的地方懒洋洋的晒太阳,让人很是生气,裴远他父亲看起来很平静,一如既往,把牛赶到牛群中,让裴远一个远房爷爷帮忙照看一点,给村里其他放牛的老人说声麻烦,就又走了,不是去地里拔草打药,就是去山里砍柴弄山货。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