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家过了一周,穆青橙堪称宅女中的战斗机,除了跟穆妈妈出门一次,购置带给外婆的物品外,其余时间一直在家。

    就这么吃了睡,睡了吃,唯一的嗜好就是进厨房烧菜。

    穆青橙会做家务,小时候一直跟外婆长大,照顾外婆的老佣人陈阿婆,从小就手把手的教着穆青橙做家务,用陈阿婆的话说就是,“女孩子,一定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讨的婆家喜欢,这样才能守住家。”

    穆青橙小时候调皮捣蛋,外婆没办法,就跟着陈阿婆一起教穆青橙做菜,天长日久下来,穆青橙的手艺也精进不少。童年时候,总是伴随着陈阿婆的喊声,“小冤家啊,下手轻一点,烧两个小菜,厨房跟打过仗一样。”

    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中,穆青橙长大了,外婆和陈阿婆也老了。

    周末一清早,穆正义和向丽芬一起把穆青橙送上去镇的大巴。镇距离s市不远,坐大巴3小时车程。

    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打个小盹儿,不多时,大巴便驶入镇的长途客运中心。

    出了汽车站,穆青橙随手打车,提着大包小包报出外婆家的地址。小镇不大,一转眼就到了外婆家的弄堂口。

    穆青橙付钱下车,清点了一下手中的行李,向外婆家走去。

    穆青橙的外婆——向婆婆,在镇经营着一家绣坊,规模不大,但名气很响。早年间,向婆婆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向外公是清贫人家的儿子。向婆婆被家人送到县城的学堂读书,认识了向外公。

    两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可向婆婆的家人极力阻止这门亲事。相爱的两个年轻人历经磨难,最后在私奔的路上,被向婆婆的家人阻截。向婆婆的母亲舍不得女儿就此离去,苦苦哀求丈夫成全两个孩子。向婆婆的父亲见阻止无效,便拂袖而去,留下一句,“成亲可,但你从此不得再踏入我家大门。”

    向婆婆和向外公在镇开了一家小小的绣坊,两人苦心经营,向婆婆整日绣绣品,向外公设计样稿,推销绣品,不久便就将绣品推到大城市。绣坊的生意越做越大,向外婆却熬坏了身子,在生下穆青橙的母亲后,再没能生育。向外公倾尽一生疼爱她们母女两,怎奈事不遂人愿,向外公在女儿,也就是穆青橙的妈妈向丽芬10岁时,由于一场意外撒手人寰。

    向外婆拉着小女儿的手痛不欲生,但看着女儿的泪眼,只能苦苦支撑,盼着女儿长大成家,看着外孙女出生,陪着穆青橙长大。穆青橙的父母多次要把向外婆接到s市一起照顾,向外婆却一再拒绝。每次拒绝时,向外婆都牵着穆青橙的手说,“小乖,外婆只有在镇在能住的安心,这里是离你外公最近的地方,你妈妈有人陪,以后,我的小乖也会有人陪,外婆就在这里守着绣坊,陪着外公。”

    穆青橙踏着古镇的青石板路向外婆家走去,这条路承载着穆青橙幼年的记忆。小时候,她就在这条路上蹦蹦跳跳,跑来跑去,身后是外婆亲切的喊声,“小乖,慢慢跑,莫跌倒。”更多的是陈阿婆的大嗓门,“你个小冤家,阿婆的针线篓又被你放到哪里去啦?再毛手毛脚,以后谁敢娶你哦,莫成了老姑娘。”

    回忆起这些,都是满满的笑意。

    穆青橙轻轻推开外婆家的木门,抬眼就看见了陈阿婆在院子里晒笋干。

    陈阿婆是外婆在娘家时的丫鬟,当年外婆不顾一切跟外公走,陈阿婆也跟着外婆一起离开了家。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陈阿婆一直陪伴着外婆,照顾外婆,当年外公去世,外婆病倒,陈阿婆含着眼泪外出做工,补贴家用。陈阿婆一生没有结婚,就这么陪伴了外婆一辈子。

    从小,外婆就会搂着穆青橙说,“我的小乖要懂事哦,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陈阿婆。”小小的穆青橙也会跟外婆郑重许诺,“外婆,小乖一定好好对陈阿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