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事,先放一章,晚上还有一章)
七月十五ri,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祭奠自己的祖先。
周府之中,烟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周家的祭祖是在周氏的祠堂进行的,所有的周氏子弟,都出现在祠堂之中。除了朱桓玉,因为他也要祭奠自己的父母祖辈。虽然不知,远在五百年后的他们,是否能感受到这些心意。但是思绪,还是延绵不绝的在心中缠绕。
放爆竹,击缶,点酒,点菜,点茶,上香,烧纸,祭拜。
朱桓玉一丝不苟的进行着,明知道这些父母和祖辈都不可能感受到,可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丝怀念,他还是做了。
击缶是为了召唤那些祖先的魂魄归来,点酒那些就不用说了,招待祖先的亡魂。最后的跪拜,朱桓玉更是长伏不起。眼泪不自觉的流了出来,他毕竟还只是个十五岁孩子,今年刚刚高中二年级而已。还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少年,只身来到这陌生的年代,举目无亲。使得他,更加的思念起自己的父母来了。
中国有句古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大家还沉寂在缅怀祖先的悲痛之中的时候,几只豺狼分队进入了湘乡县。
明朝中后期,倭寇一直是明朝最大的隐患。
朱桓玉实在是搞不清楚,区区数百人的倭寇,是如何长驱直入,杀入中国的腹地,然后从容的退去的。可是今天,他见识到了。
倭寇的来源,是因为ri本国内战乱不休,一些战败失意的ri本贵族,流浪武士组成的强盗团伙。他们乘着海船,来到大明,屠戮百姓,掠夺财务,无恶不作。他们所经之地,往往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他们是一群遭瘟的畜生,是该死的人渣。可是他们十分的灵活,大明如此之大,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很难捕捉到他们的行踪。这才造就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知道戚继光出现,才彻底打怕了倭寇。
可是到了后来,戚继光死了,戚家军的二代都调到东北去了之后。这些倭寇又开始在中国的沿海肆掠了!
朱桓玉来到大明之后,就知道原因了。明朝的户籍制度,这就是罪魁祸首。
朱元璋的本意也许是好的,户籍制度一出。百姓一生下来就知道谁该干嘛,直接了当,不用走弯路。
可是他不知道,他错了,错得很离谱!
谁规定,父亲是个当兵的儿子就一定是个当兵的料。父亲是个铁匠,儿子就一定要打铁?
如此一来,造就了大明朝明明佣兵百万,却连一只能够战斗的户籍军队都没有。整个大明朝,唯一比较能打的几支部队,都是私军,也就是所谓的家丁兵。
顺风还能摇旗呐喊助威,一旦逆风,甚至是均势,这些户籍兵就称为了战场上第一个崩溃的阵营。这就是看似风光的大明,隐藏的最大的危机。
听到倭寇入侵的消息,县令c县丞第一时间就将整个湘乡县的战斗人员,集合了起来。
第二天的县衙的校场之上,数百人在此集结。
“刘师爷,这倭寇有多少人啊?”
校场之上,朱桓玉看着正在前面鼓舞士气的县令,偷偷的在后边朝刘师爷问道。
“这个数!”刘师爷伸出了三个指头。
“三百人?”
刘师爷摇了摇头,客气的说道:“要是有三百人,那就不是我们能面对的。要知道倭寇可凶着呢,他们不是人,是野兽,嗜血的野兽。虽然我是大明的百姓,也不得不说,我们的兵和他们的兵,差太远了。江浙地区一般要十个人,才能打一个,还不一定赢。不过我们湘乡县的人,可不是江浙地区的那些软蛋。不过想要打赢这些倭寇,也需要两三倍的兵力。这还是在士气如虹的情况下!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