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杨易也不由的暗自庆幸。否则即使是三尾狐愿意帮助自己,恐怕也不是这个,看似天真无邪的小狐狸对手,况且三尾狐也不一定愿意帮忙。
虽然有点心惊,但杨易很快反应过来,鞠了一躬后说道:“在下杨易,不知道阁下如何称呼?”
“原来是杨兄,在下方子矜,今次是来不周峰历练,没想到闹了这么大的误会,还望杨兄大量海涵。”方子矜鞠了一躬后微笑着说道。
如果不是经过方才的激烈交手,知道他是个心狠手辣之辈,杨易还真以为方子矜,是个偏偏遗世而独立的公子。
“子矜兄,不知者不怪,也是我太鲁莽了点,应该早点开口解释的。”杨易这句倒不是瞎说的,他甚至在想,如果自己在他刚进来的时候就开口,说不定也不会闹这么大误会。
这倒不是说杨易单纯,或是说本性纯良。盖因为,杨易从小生活在齐国公府,基本不曾离开,是以不知道世道险恶。
倒也不是说齐国公府就是世外桃源,主要是杨易本是世子,除了父母与杨战之外,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往好了说是缺少了历练,往不好说是“没见过世面”。
“杨兄弟大量,吾不及也!”方子矜拱了拱手后,一脸敬佩的说道,但杨易敏锐的感觉到,方子矜周围的空气略微凝固了一下,而后瞬间消散。
杨易毕竟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少年,被方子矜夸奖了两句,虽然知道此人可能是敷衍自己,但依然很是受用。
不由得话锋一转问道:“未知子矜是何来历?本朝科举考试即将开始,不知子矜可要参加,想必凭子矜的才识,必然可以有所作为。”
方子矜眼中闪过一丝嘲弄,不由的笑着说:“杨兄弟,我们修炼之人,岂能贪图凡世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修炼之人,求得便是己身,求得便是超脱,求得便是长生。”
“倘若求得长生,诸天万界都在你我的脚下颤抖,比作一个人间王朝的王侯将相何止快活千倍。”方子矜顿了顿后说教道,“长生论道,何等逍遥。修道就是修心,求得己身超脱,不凭外物,不理外物,方才是仙道,人间王朝的兴衰更替都与我们无关,更何况是小小的一个科举考试。”
很明显,方子矜的话深得两只狐狸的认可,在他说完后,三尾狐微微的点了点头;而在方子矜肩膀上的小狐狸,虽然没那么明显,但眼中也闪过了一丝赞赏。
方子矜的话无疑给了杨易很大的震动,他从没想到有人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更没有想到这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居然能说出这么骇人听闻的话。
再加上旁边的两只狐狸的动作尽收眼底,尤其是那个明显不是‘凡狐’的纯白小狐狸,也表示认可。杨易也不由的微微动摇了一下,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乍的一听,好像杨易落了下成。落入了‘有所凭’的下成境界,而方子矜则是达到了‘无所凭’的境界。但人生活在天地中,又怎么能够达到‘无所凭’的境界。
不凭外物,不凭外理。以己身修天道,以己意代天意。这就是昔年南华天尊追求的境界,不想今日被方子矜又一次说了出来。
“方兄此言差矣,生与斯,长于斯。倘若不对天地,对国家有一丝感恩之心,与禽兽何异?”杨易丝毫不给方子矜面子道,“况且,圣人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道之人不为造福天下,不为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还修的哪门子道,读的什么圣贤书?”
方子矜本来看到两只狐狸对自己所言颇为认可,本在暗暗欣喜,但再听完杨易的话后,不由得冷笑道:“圣人,还有人相信圣人之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你没听过吗?儒家圣贤书?现在这个时候还有人相信儒家那一套理论?”
“圣人乃是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