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浒大宋正文卷第705章第四任皇帝光祖皇帝从1223年继位,一生勤勤恳恳地努力发展科学技术,颇有元武之风。在他的努力扶持下,许多老项目重启得到发展,光学和信息学进展迅速。     公元1262年,光祖皇帝下昭退位,将皇位传承给刚三十五岁的皇太子--他的侄儿张剑,立号文成皇帝。     皇室继承人的选择传了五代人,历代都是唯才是举,受到内阁和国会以及军部的影响。新皇帝的上台,也是各方势力达成一致的结果,是对其人才干和人品的认可。     中华国不需要一个野心和强势的皇帝,但更不需要一个愚蠢的皇帝,所以继元武皇帝之后,二代三代四代五代皇帝都是温和性格,才艺俱全。     文成皇帝继位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导内阁和国会就一些信息、光学机器设备的国营企业做出改革,售卖股份,允许民间商人参与到国家机密项目的研发和生产中。     其次,是通过大规模机械制造业降低照相机、三轮车、四轮车等机动车的售价,降低出口关税,实行出口返税补贴政策。     其三,针对国家内陆和沿海地区一些污染性企业做出迁徙的鼓励政策,改善国内环境,对一批偷税和偷排污染物的企业彻查到底,整顿和关闭。     这迫使很大一部分化工企业不得不想办法把企业工厂转移到中亚去--去中东是不可能的,那里水资源比石油还宝贵。去欧洲也不可能,化工技术还属于国家技术保密的项目条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中亚势必是要有一个安稳的投资环境,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发展不错而且南下扩张意图明显的帕尔拉国。     再者,《马达公约》签订了这么多年后,公约中设立的条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各国都在大力开工建造海军,尤其是法兰克王国的海军总吨位已经快要赶超中华国的西洋大舰队了。     各国军备竞赛带来的最直接反应就是让民众感觉即将有大战发生,事实上英格兰和爱尔兰就温特格温城及周边土地的归属权一直在军事摩擦。法兰克王国和意大利联邦就地中海门户全在较劲,非洲的资源是法兰可不可放弃的利益,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向意大利联邦和以色列王国开战。     还有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便是克普恰克汗国向南扩张引起了神圣罗马帝国和帕尔拉国的境界,这也是后者两国不断改革陆军,到处收购军火训练军队和开办兵工厂的原因。     另外则是马来共和国,这个国家自成立起就因为人种问题一直闹腾,其上的阿拉伯人,混血土著、高丽人、日本国人、琉球人、犹太人、华国人组成的政府也一直无法妥善解决由于人种差异化导致的政府信任度问题。     甚至,马来共和国曾一度陷入瓦解的局面,严重影响马六甲海峡两岸的商贸运通。文成皇帝上台后,即让军部调派了一个海军陆战旅过去驻军,镇压当地的政治暴乱。但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用公投的方式选举出一个政府。     这就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体制变革了,原先的国会充斥着从东亚各国本土来的老爷贵族,重组后才由商人掌权,恢复安稳的社会秩序。     除了东亚马来南洋一带,欧陆的法兰克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暗中勾结,有形成统一军事联盟对付克普恰克汗国和花剌子模王国的动迹。     不过这也难怪了,花剌子模被帕尔拉国在三十年前殴打了一顿后一蹶不振,不得不选择站队抱大腿,中东由于伊朗等共和国和联邦政府的成立让它和中华国有本质上的利益冲突。     既然抱不上中华国的大腿,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地与老牌强国克普恰克汗国结盟,至少可以确保在中东的地位不受威胁,尤其是临近的帕尔拉和意大利联邦。     文称皇帝沿袭皇室传统,不参政只议政,除了继续支持伯伯时期就已逆向研究的技术所,另外则针对中华国人口做出改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