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难不成跟你一样不知什么礼仪,就懂争强好胜啊?瞧瞧你!师傅也是,把你当成个小子去教,一点姑娘家家的样子都没有。哎,悲哀啊!”

    锦澜一听,有些气急,反驳道:“本姑娘天生如此,你耐我何?哼,笨脑袋!”说着将酒壶从王景手里夺去,只给自己斟满。

    徐文君站立起来,小心翼翼的端起酒杯,道:“兄长,姐姐,这一路,要劳烦你们二位照顾,妹妹实在过意不去,我也不会吃酒,不过还是要谢谢你们才是!”说着一低头,浅浅的泯了一下,却仍是被酒辣到脸红。

    王景与锦澜一笑,也都将酒喝了。

    锦澜笑道:“妹妹放心,不会骑射武艺不打紧,有我们师兄妹在这,也不会叫你吃什么苦的。”

    王景却轻轻一咳,道:“锦澜啊!我与文君,可是金兰之谊啊。”

    锦澜一楞,问徐文君道:“你竟认了这笨脑袋作义兄啊?妹妹啊,你一定是糊涂了!”

    王景却道:“什么糊涂了!我这般英俊c威武c潇洒之人,做文君义兄岂不正合适?”

    锦澜作呕状,撇着嘴巴,道:“真不害臊!快快吃饭!吃完了我还有话要问你们,总觉得你们有许多事没有告诉我,也不知道你们在应天是什么经历,省的我再说错话难堪。”

    吃毕,三人回到房间,锦澜听到徐文君的事情,颇为唏嘘不愤,紧紧抓住徐文君的手,道:“妹妹,你不必伤心!善恶到头终有报,那些贼人定不会有好下场!”

    徐文君想笑,却无奈笑不出,便摇摇头,叹道:“如今我背井离乡,改换姓名,我只怕善恶未曾到头,爷爷他们却已遭遇不测了。”

    王景冲锦澜一努嘴,示意她多安慰徐文君,锦澜本是个假小子一般的人,如今却也不知如何安慰,只道:“妹妹,不如让我师傅传你武艺,将来去将害你全家之人一并杀了!”

    王景见徐文君吓了一跳,忙道:“不要听你锦澜姐姐胡说,她是一根筋!将对方杀了容易,可最重要的是如何洗刷文君一家背负的罪名冤屈!”

    锦澜却说:“我当然知道了,只不过不会说话而已!”

    徐文君站起身来,幽怨道:“现在也不知道爷爷他们怎么样了。”

    自打胡惟庸入狱,太祖皇帝朱元璋便下旨不许任何人探望,自是免不了吃不少苦头,只是胡惟庸年事已高,若是没能坚持住,就算将来真相大白,却也是死不瞑目。

    武英殿,早朝。

    太祖皇帝朱元璋正襟危坐,脸上一脸笑意,道:“前日,西征三军均已传回奏报,沿途俱有小战,现将士士气正盛,朕已传旨,命他们加紧行程,早日收复西南之地。”

    吏部尚书滕毅站将出来,道:“皇上,我大明国力日盛,全仗皇恩浩荡,苍天庇佑,此番西征,定能凯旋而归,一灭元朝残余之气,涨我大明皇帝之威!”

    朱元璋闻言开怀大笑,不住点头,正想说什么,却看到太子朱标似是有些异常,便问:“太子,朕许你参理朝政已然数日,可有什么拿捏不准的吗?”

    太子朱标忙道:“禀父皇,父皇说过,朝政无小事,是以儿臣不敢懈怠,无论事微事巨,皆都小心处理,不敢有丝毫马虎,有些难以断决之处,儿臣也曾与大臣们商量,亦不敢唐突处理。”

    工部尚书单由仁道:“皇上!前几日臣曾上书奏报有关皇城修缮之事,南城的城墙已然修好,却发现不少石料都出现龟裂掉落之兆,太子殿下阅后,立时便亲至工部,向臣详细询问皇城修缮的每一个环节过程,当真是非常专注认真,有些臣都不曾注意的细节,反被太子殿下发现,着实让臣免去一些明日之罪啊。”

    朱元璋点点头,道:“单爱卿,太子固然办事认真,可你却不也不能大意马虎,皇城修缮非一日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