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子朱标沉思片刻,道:“西南之地地势复杂,山林层叠,不似平原作战那般直接,敌军虚实还要提前摸个底,万不可冒进。”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让太子朱标继续说下去。

    “依儿臣之见,此次发兵,可分兵夺路,以包围之势步步推进;三线兵马,沿途所经之城各个击破,每取一城,即派人暂代管理城府之事,以安民心,以免我军前出而后方不稳;此役,三路兵马不得单线作战,须有配合,形成犄角之势,能够各路增援,到最后三路归一,集中兵力,可将乱臣贼子尽灭。”太子朱标说完便一作揖,太祖皇帝朱元璋摆摆手,道:“你的想法不错,正合朕意,那你说说,这三路兵马,都从何处进军为好?”

    太子朱标双目一闭,眉头紧皱,片刻,道:“一路经西川;一路经黔中,另一路行两广交界。此三路,沿途都有些前朝小股势力残存,行兵之际,可分兵处置,且不会耽搁大军推进。”

    太祖皇帝朱元璋哈哈一笑,在太子朱标肩头拍了几下,异常满意的道:“你的军事才能与朕当年比丝毫不弱!好!哈哈!朕皇子众多,军事突出的,也就太子与燕王你二人了!将来等你登上帝位,朝政有你,军政有你四弟燕王,朕甚是放心啊!哈哈!”

    太子朱标谦逊道:“父皇谬赞了!四弟虽稍弱我几岁,可天赋聪慧,自幼习武,又常在军中历练,他在军政上实在强我太多了。”朱元璋又是赞许的点点头,道:“好!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你们兄弟和睦,我大明将来必然雄立于世!不过皇儿你还年轻,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切不可恃才傲物才是!”太子朱标连连称是,又问道:“不知父皇派了何人辅佐征西大将军?”

    朱元璋道:“哦!永昌候蓝玉,还有西平候沐英。”太子朱标闻听,称颂朱元璋知人善用,忽悠惆怅道:“提起他们二人,西平候是父皇义子,也算是我的长兄,少时便追随父皇左右,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说到这永昌候蓝玉——他是我太子妃的舅父,自是与我皇家亲近,可每每想提起蓝将军,儿臣总会想起鄂国公;鄂国公任太子少保之时,常常教导儿臣军法与为人,而今——”说着太子朱标见朱元璋面色稍重,话锋一转,道:“儿臣不孝,又让父皇想起旧友故事了。”朱元璋叹息一声,道:“怪不得你,鄂国公常遇春与朕是生死之交,朕也总会想起他来;若他还在,今番西征,必是旗开得胜的了!”

    正说着,朱元璋突然眼神凌厉,郑重道:“太子,你虽尚未登基,可有些事,我却要提醒你!为君之前,务必事必躬亲,亲善亲为,礼贤下士!害人之心不可有!为君之后,当以我朝江山社稷为重,凡事都要权衡厉害,你的任何决定,都可能影响我们朱家的未来,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务必记得——人若为君,最重诛心!”

    太子朱标一脸骇然,道:“父皇!为君之道深不可测,我自问难参其中万一,儿臣也不愿去想如何为君,只想尽儿臣之力,为父皇分忧除怨,为我大明江山万世尽一份绵薄之力。”

    朱元璋点点头,道:“你不急功近利,注重眼前,沉稳有度,我与你母后自是喜欢,你的人品德行,朝中上下人尽皆知,是故我在你年少时便册立你为储君,朕很欣慰!”太子朱标惶恐道:“儿臣必当谨记父皇教诲,不负父皇之心!”

    太子朱标忽地跪下,郑重道:“父皇,儿臣虽为太子,但是尚无职务,想其他皇兄皇弟,虽地位稍逊于我,但也都算各有其职,所以儿臣斗胆,恳请父皇将一些不甚重大的朝务交予儿臣,算做磨炼,儿臣也好真正为父皇分忧。”说完,便深深的叩了下去,伏着不动。

    朱元璋双眼一挑,又眯缝着看着跪伏着的太子朱标,忽又转身踱步,也不知是在想什么。太子朱标只是跪伏着不动。

    少倾,朱元璋郑重的看着太子朱标,道:“皇儿肯为父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