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帝去年、前年都曾不止一次骑马携弓持剑检阅西园,除了皇帝身边深悉内勤之人,谁能想到虚岁的皇帝会挂?!     刘备敢于表态支持董侯,不是想乱中取利,而是对世家政治前途看衰,更因为不相信皇帝那么容易死掉。     可现实比想象中更残酷     长期中毒,皇帝即使不吃“仙丹”,不近女色,寿命也绝对长不了。这个道士,只不过是狗急跳墙的最后一根稻草,皇帝的死绝对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可惜,如今知道已经晚了!     前些日子,皇帝派遣何进西征,何进虽然按照袁绍建议用了拖字诀,却也不能一点事不做。一方面派遣王匡、鲍信到泰山郡募兵,派遣司马张辽到并州募兵,派遣毋丘毅到徐州、丹阳募兵。。。     一方面,派遣吴匡、曹操等人行动起来,向西先行前往关中。此时曹家早已死去了秉政的威势,曹操的志向已经从三公丞相大幅下降,甚至公开声称:“数十年后,我的墓碑上要能写上汉征西将军之墓,刻上平定剿灭凉州之乱的功绩,便死而无恨!”     同时,何进、袁绍等也整理行囊,挑选精锐,做出一副准备远行的姿态。加上张让、郭胜等宦官不断进言,皇帝竟因此被蒙蔽,失去了快刀斩乱麻的最好时机。     何进、袁绍的作为,既蒙蔽了皇帝,更将刘备置于险地,因为刘备敢于对董侯下注的出发点,就是甄家信誓旦旦表示皇帝至少能再坚持一年半载。     如今皇帝重病难治,几天之内,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威望、队伍来控制雒阳。     即使控制了,也将面临北军、部分西园军、四处募兵的王匡等人疯狂反扑。     一步错,步步错!     虽然之前刘备在宫门口提醒了何进,但到底他会不会念旧还两说,毒杀皇帝本就是诛九族的重罪,刘备要是提起宫门口对话等于宣扬何家毒杀皇帝的丑事,等于找死。     何家既然为了权力可以对亲戚兼皇帝下手,对他这个外人一样可以不念旧恩。     陷入沉思的刘备并未听到皇帝的呼唤,直到甄俨把他拉到床榻前。     皇帝用微弱地声音说:“刘备,你过来,到朕面前来。”     皇帝刘宏颤抖着将刘协的一支手交到刘备手中,另一支交到董重手中,大手拉手,这一交的意义不言自明:“这是朕最爱的幼子,今后就托福给两位爱卿。     协儿,董卿是朕的从表兄弟,刘备娶了你母亲的从妹,都是你的外亲叔伯,来叫叔父。”     “叔父。”甄贵人生的这个刘协比历史上王美人的儿子还,只六七岁。     刘备惊呆了:“臣,臣,年少无威,就怕担不起重任,有负重托。”     皇帝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下董重、刘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终于看清,要是早下决心,任你为司隶校尉,把何进调走,你们两人协力,必能从容布置,为协儿铺路。     可如今。。唉”     董重:“臣一定辅佐协皇子登基!”     皇帝:“现在,不成了。”     。。。     狂风忽起,电闪雷鸣,天空暗了下来,暴雨倾盆而下。     刘备走出大殿,大口大口的深呼吸,只觉得水、阳光、空气这些平常得唾手可得的东西,如同生命一般可贵。     不,它们本来就是生命的源泉。     里面躺着那个人,虽然尊贵至极,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配戴的是黄金玉石珍珠,睡得是天下绝色,却没剩几天能享用阳光、空气和水。     于吉:“活着,不过一床、一饭、一衣。死去,不过一抔黄土。当了二十年皇帝,阳寿却减了不止二十年,友务必引以为戒!”     刘备翻了个白眼:“我又没机会坐。。。那个,干嘛引以为戒?”     于吉贴过来轻声说:“紫微星动摇,友既应玄青龙只心宿,当然有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