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黄昏时分,乌云遮蔽了落日的余晖,宛如午夜十分的黑暗,旋风卷着落叶与灰尘飘飘扬扬的洒向远方。
“这天也变得太快了,说阴天就阴天,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我一个人走在往日喧闹而现在如此寂静的马路上,不觉得一丝寒意袭来。
“真他妈晦气,又看见这个事。”我暗暗的骂道。
前方十字路口中央围着一帮送路的人正在燃烧纸人纸马,花圈挽帐。火光忽隐忽现,烟气弥漫。
北方人的习惯是人死后三天出殡送路,亲朋好友要将亡者的阴灵送到道路的拐弯处,因为据说这样亡灵就不会回到亲人的身旁,就怕送不走,这样亡灵会和亲人一起生活。
当然后果就是,这些死去阴魂曾经的至亲骨肉轻则重病缠身,灾事频发,重则亡灵会带着亲人同赴阴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犯重丧。
不知从哪天开始,我从超市收工回家路过这里,总能看见送路的。
“问题是这几天,都是这一家人送路,这家人也太衰了吧,天天家里死人。”
我暗暗的念叨着。
果然人群中一个身穿重孝的小男孩,让我格外的眼熟。他面向火光站立,突突抖动的火苗映在他的脸上,显得分外诡异,在我注意小男孩的时候,那小男孩也转过脸来朝我阴阴的一笑。
我心中不由得一个悸动,那小男孩的笑似乎不坏好意。
“对了,几次送路这个小男孩都穿不一样的孝。昨天还只是带个黑色的布箍上面还绑着一个红色的绒球,今天就穿重孝了。”
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我一下,“小伙子,看什么看,没见过出殡的,还不赶紧走。”
吓了我一跳,身后站着一位身穿老式翻领西装,头戴公鸡帽的老人正朝他微笑。我瞥了老人一眼,没好气的说:“我是想看看他们家到底能死多少人。”
老人一听,依旧微笑着说道:“小伙子,年轻轻的嘴巴就这么毒,你也不用脑子想想,哪家死人黄昏傍晚时候送路的。我劝你少管闲事,还是赶紧回家吧。”
老人的声音不阴不阳,说话前半句高亢沙哑犹如一个老翁,后半句尾音低沉尖细犹如一个老妪。
“这老头别再是个京剧的戏迷,就连跟人说话也拿腔作调的。”我心说。
我见老人这么说也不好发作,只好压着心中的被吓一跳的怨气,大步通过路口。
燃烧挽帐纸人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十字路口,凄凄惨惨呜呜咽咽的哭声,不由人让人心情低落。
“过了前面的路口就到家了。”
道路两旁的建筑这么熟悉,天天走这条道,闭着眼我都能回家。
“天呀,怎么又是出殡的,而且又是黄昏送路,都说七月半鬼门开,也不用死的这么勤快吧!”
第二个是十字路口中央又是送路的。
“小伙子,你怎么还没走呀。”身后又想起了老人特殊的沙哑中有带着尖细声音。
我回头一看又是刚才的老人。
老人依旧带着那副微笑,仔细观察这微笑让人觉得有些僵硬和虚假,就像是扑克牌上鬼牌。
我也不自然的笑了笑说道:
“老大爷,都到了饭的点了,您这怎么还不回家吃饭呀?”
“小伙子,你就别管我了,天这么晚了,你要是再不回家,就回不去了。”
老人最后的几个字说的分外的沉重。
说着老头用手指了一下左边的路口,“这边走,近一些。”
我看着这个老头,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说不上来那里不对劲。好像是手有点不对劲,他又不知道我住哪,怎么可能给我指路呢?
我二话没说,转身朝着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