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的后半部分有座小山,用栅栏围着,方圆不低于两百亩,一间三层木楼古色古香静静地立在山巅,四周种着数人合抱的塔柏,与城主府街门议事厅差不多大,大门敞开,欢迎着拾级而上的教授和学员。
朱品仙热情地和从山上下来的师生们打招呼,这老头儿的人缘相当的不错。
每个人都对向上的光头多看了两眼,学堂并不是佛门禅院,加之霏云府道教盛行,学员中极少学佛的人,追求文道武道已经够他们疲于奔命了。
但是,学堂的藏书阁里佛教典籍不少,有些教授不时地借阅,并在茶余饭后和学员们聊天时偶有提及,特别是那些专攻文道的学员对佛教并不陌生,只因为大气候使然没人公然修佛。
向上的头上没有戒疤,他应该没有剃度,有与向上同考场或后来交过手的新生记得他,看向他的目光充满敬畏,虽然没有厘定最后的名次,前十名的天才少年,值得他们尊敬。
写有藏书阁三字的匾额上有题字,凝重浓墨是一个叫飞云子的人写的。
向上问师父飞云子是何许人,朱品仙手指竖在唇上,左右看了看,好像怕谁知道师徒二人的交谈内容,他知趣地闭了嘴。
进得阁楼的大门,里面一排排的书架上放满了大小不一的线装书,朱品仙告诉他,一楼的藏书都是供低年级学员拓展视野的书;二楼的藏书内容深奥,都是些难得一见的古籍,供教师和高年级学员提升自身的修养;三楼则是霏云府从空山大陆各地收集的珍品,有特殊爱好的人或许能看懂一点,如能研习透一本,必将终身受用无穷。
每排书架上都贴有分类的字条,方便查阅。
藏书阁的书包罗万象,每个人都能从书里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除了书架和书之外,就是书桌和坐椅,书桌上笔墨纸砚齐备,方便学员们作笔记,整栋藏书楼所藏的书不允许带出大门,门边坐着的几名聊天的老师负责检查下山的借阅者。
朱品仙还告诉他,如果长时间呆在藏书阁门人读书,早中晚餐只要给图书管理员报告后,自有学堂的杂役贱员送到手中。
学堂鼓励自学c苦学,全天二十四小时开放,晚上十二点还可提供点心,只是晚上没有被子,看书疲倦了只能在书桌上打盹。
对吃饭和书同样感兴趣的向上,听了朱品仙的介绍,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
因为向上已经拜师,在朱品仙的宿舍边他已吩咐下人给其留了一间卧室,钥匙交到了向上手上,房间有编号,随时都可自己回去。
还有,如有学习和修炼上的疑问,随时可以向他请教。
向上对朱品仙的好感由然而生,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他的期望。
最后,朱品仙告诉他不要忘了十天后的前十名排位争夺战,就匆匆下山,毕竟十名后的学员排位赛关系到每一位学员的切身利益和学堂的未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向上将师父的话牢记在心,目送他下山之后才转身走向书架。
以前他根本就无从得知书籍如何分类,向上目测了一下书的数量,一楼书架上的书怕不会低于十万册,足够他消磨这十天的时间了。
自己吃住就在这里,瞌睡来了就到藏书阁外找一棵柏树下面坐着练习《癫经》,深夜应该没有人会打扰他,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他不想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向上从第一排书架的最右侧开始翻阅,恰恰是他所熟悉的制艺文,专供考试之用,他一目十行飞快地翻着书,将自己以前错过的内容刻入脑海之中。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觉得累,很快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一阵阵饭菜的香味钻进鼻子,向上将手上的书放进书架,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边看边走来到了第一排书架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