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还手(口)。平安过:过得平安。
【让一不让二】
释义:只能容忍一次,第二次就不行了。比喻忍让是有限度的。
歇后语荟萃
【骆驼挨鞭子忍辱负重】
释义:比喻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
释义:比喻忍气吞声,不反抗。
【释迦佛下莲台忍无可忍】
释义:比喻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眼里的灰尘不能容忍】
释义:眼里进灰尘十分难受,比喻无法容忍某些人或事。
【捏鼻子吹螺号忍气吞声】
释义: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
【大象的鼻子能屈能伸】
释义: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释义:比喻迫于某种形势或某种条件限制下,做不得已的事。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趣味阅读
【歌谣在线】
百忍歌
明唐寅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
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
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
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间当自省。
道人何处未归来,痴云隔断须弥顶。
脚尖踢出一字关,万里西风吹月影;
天风泠冷山月白,分明照破无为镜。
心花散,xìng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
君不见
如来割身痛也忍,孔于绝粮饥也忍;
韩信胯下辱也忍,闽子单衣寒也忍;
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
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
囫囵吞却栗棘蓬,恁时方识真根本?
【妙联巧对】
瑞气千重,张公百忍
清末山东潍县人张兆栋,字伯隆,号友山,道光年间进士,同治时候,做到广东省巡抚。当时,两广总督叫瑞麟,号清泉,满洲正蓝旗人,姓叶赫那拉氏,后来做到文华殿大学士。
这两位高官在广东共事,关系有些紧张,张兆栋做事往往要受到瑞麟的牵制,而又无可奈何,所以,他总是感到郁郁不得志。
当时,广东有人为他们两位写了一副长联:
瑞气千重,且看他主在王者旁边,头戴三梁冠,身穿四叉袍,威赫赫十载高权,吁嗟麟兮,河清奚俟
张公百忍,可怜尔屈成弓儿模样,睁开半双眼,跷起一只脚,颤巍巍几声长叹,为之兆也,栋折难支
这是一副析字、嵌字巧联。
上联除了嵌入“瑞”、“麟”、“清”之外,又巧析“瑞”字为“王”和“击”(“”的异体字)。更为奇妙的是,将“”字上面的“山”形容为“三梁冠”(古代公侯所戴的一种冠名),将下面的“而”形容为“四叉袍”。“十载”,指瑞麟在广东任职长达十年。
下联除了嵌入“张”、“兆”、“栋”之外,又巧析“张”字为“弓”字(屈成弓儿模样)和“长”字(几声长叹)。最为奇妙的是,将“”(“长”的繁体字)字的上半部形容为睁开的“半双眼”(目),将下半部形容为跷起的“一只脚”。“张公百忍”,说的是唐代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唐高宗祭祀泰山路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