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
释义:凡事该做决断时却犹豫不决,往往使自己受到伤害。意谓行事应当机立断,否则会遭灾。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做大事不必顾及细小得失,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貌。
【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出处:汉贾谊《新书容经》
释义:凡事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做过了头和不足都是不好的。
【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出处:宋苏辙《类篇叙》
释义:没有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即使事情很少也会显得混乱难理;有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即使事情很多也会做得有条不紊。待:对待、处理事情的方法。十百:表示数量少。乱:混乱难理。千万:表示数量多。若一:如同只有一件事。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义:凭借风力吹火,有点力气就行。比喻凭借别人的力量达到某种目的。
【事前要思免后悔】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
释义:事前一定要进行周密的思考谋虑,才能避免事情后果不如意而后悔。
【川流溃决,必问为防之人;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
出处:清唐甄《潜水远谏》
释义:长江大河决堤,一定要问罪于修筑堤防的人;一户连着一户地被火焚烧,一定要问罪于造成火灾的那个人。比喻发现问题就要寻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有质的飞跃。
【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献寿》
释义:大丈夫做事,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出处:清罗贯中《三国演义》
释义:要让水停止沸腾,采用不断扬水的方法,还不如把锅底的柴火抽出来,也就是说,遇事不要解决表面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去解决。
【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处理事情当做无事一般,处理大事当如小事对待。比喻处事应当沉着镇静、从容自如。
谚语集锦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释义:做事情要从宏观上把握,从小事上入手。
【不知道渡口,千万别下水】
释义:不知道船停在哪里,千万别下水。比喻不能鲁莽行事。渡口:有船或筏子摆渡的地方。
【手里捧着个刺猬,撂不下扔不掉】
释义:比喻事情棘手,难以处理。撂(liào):放下。
【庄稼怕天旱,做事怕蛮干】
释义:庄家怕天气干旱,做事怕胡乱地干。说明做事要冷静,要动脑子,不能蛮干。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释义:嘴上无毛,形容年纪小。说明年轻人莽撞,办事不牢靠。
【今天栽下树,明天要果子】
释义:比喻刚付出,立即就要得到收获,做事急于求成。
【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释义:比喻情况急迫时,先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眉毛胡子一把抓】
释义:比喻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
【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揽那瓷器活】
释义:比喻没有能耐,就不会去包揽事情做。金刚钻:能够在瓷器上钻眼的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