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白色。比喻伪装隐瞒不了事实真相,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拆穿。

    【挂羊头卖狗ròu有名无实】

    释义:比喻假借某种好的名义,但实际上并不是那样。说明不诚实。

    【斧头劈木柴一斧子一块】

    释义:比喻说话句句真实可靠。

    【赤脚拜观音真心诚意】

    释义:光着脚拜菩萨,显示虔诚。比喻做人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包大人的布告开诚布公】

    释义: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趣味阅读

    【古诗趣话】

    冒充名人的孙子

    宋代林逋,字和靖,终身未娶,独居杭州孤山20年,世人传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可是,到明朝洪熙年间,一个姓林的人突然冒出来,自称是林逋第十世孙,想要以此骗取钱财。不料被一著名学者识破,学者不想当众戳穿骗局,就想写一首诗让他自己走开算了。诗云:

    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

    想君别是闲花草,未必孤山梅树枝。

    骗子听后羞得满面通红,顿时逃得无影无踪,此后再也没有露面。

    打肿脸充胖子

    唐代诗僧寒山曾写过一首《瞒人双》的打油诗,风趣逗人,流传至今。诗云:

    我看瞒人汉,如篮盛水走,

    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诗中的“瞒人汉”指的是那种没有什么能耐,却硬要冒充了不起,打肿脸充胖子的人。这种人靠篮中水做饭、解渴,也能得意一时,但不会永远得逞,最后必将现出老底,恐怕连打也打不肿、充也充不胖了。

    【巧言妙语】

    巧缓债务

    从前,甲向乙借钱若干,言定一年后归还。期限已到,甲未归还,乙便去讨。

    甲抱歉地说:“不是我不还,眼下实在无钱,稍缓一月,到时一定奉送府上。”到期又没送去,乙又前往,甲照旧回答:“实在没有,请再缓时日,绝不失信。”

    如此反复多次,乙甚为恼怒,指责甲说:“你老是说实在没有,若能说出十在没有,我就不再来要了。”

    甲从容答道:“一岁行运,二足奔波,三餐茶饭不饱,四借无门,睡到五更半夜,想起六亲无靠,吃(不少方言读‘七’)食没有,八字不好,久(谐音九)该归还,实(十)在没有。”

    乙听后,颇感同情,即刻返回,不再催讨。

    后来,甲经济好转,如数归还,不失君子之风。

    【幽默看台】

    三千食客

    艾子是战国时齐国人,在“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的家里做食客已经三年,孟尝君对他很尊重,视为嘉宾。后来他又从齐国回到鲁国,与季孙氏相遇。

    季孙问他:“您在齐国住了那么久,那么请问齐国最有德才的人是谁?”艾子说:“没有比孟尝君更好的。”季孙说:“孟尝君有什么德行?”艾子说:“孟尝君家里有食客三千,食客们穿好的吃好的而孟尝君一点儿也不厌烦。他若不是个大好人,能做到这样吗?”

    季孙冷笑了一下说:“您这是在瞧不起我啊,我家也养着三千食客,难道就只有那个号称孟尝君的田文才有这个德行吗?”听他这么一说,艾子不觉肃然起敬,说:“失敬,失敬,我现在才知道您也是鲁国的大贤人啊,我明日就登门造访,到您府上会会那三千食客。”季孙说:“好吧。”

    第二天一早,艾子洗漱干净穿戴齐整就去拜访。一走进季孙的大门,静悄悄的,到了大厅里,连个人影也没有。艾子纳闷:莫非食客们住在别的馆舍吧?过了好大一会儿,季孙才出来,艾子问他:“食客在哪里?”季孙装出一副怅然若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