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母》

    释义:在风雪之夜离开这凄惨的柴门,渐走渐远,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诗句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的愧疚之惜,指出作为子女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是最大的不敬。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出处:《劝孝歌》

    释义:母亲受苦时孩子不曾见到,孩子受苦时母亲心绪不宁。说明母亲处处关心孩子,而孩子却很少关心母亲。

    名句拾遗

    【父母唯其疾之忧】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父母最担忧的是子女生病。言外之意,子女照顾好自己不必让父母担心,就算尽孝。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劝告,如果父母不能够听从自己的劝告,仍然要恭恭敬敬,任劳任怨。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伤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侍奉父母,应该竭尽全力。事:通侍,即侍奉、服侍的意思。

    【子yù养而亲不待】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

    释义:儿女想赡养父母,可双亲都不在人世了。待:等待。说明孝顺父母要注重每时每刻,不可等待。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孝养》

    释义: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不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说明心中孝、态度敬才是真正的孝。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出处:《三国志魏书》

    释义: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慢:慢待,指态度冷淡,不礼貌。

    【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

    释义:子女对待父母,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心情愉快,其次才是关心他们的身体。倘若只关心父母的身体而不关心他们心情是否愉快,就显得更差一些,而最差的则是只保持表面上的礼节而连他们的身体都漠不关心。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

    出处: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释义:一个人谨守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不胡作非为,就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不良行为会使父母蒙羞。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子女)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排除。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出处:《劝报亲恩篇》

    释义: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入扶持须谨慎,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