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一间不起眼的小店就这样开张了。开始几年,生意也时勉强能糊口。自一九九二年起,他经营状况一年比一年好,每年的收入都能有几十万元。
生意作顺了之后,他的顾客越来越多。但多少顾客来自周边的县城,他们喜欢讨价还价,罗云远不喜欢与这类人接触,所以就请了一个人帮他经营。但不慎看走了眼,几乎将他的生意全部砸掉。这时候,罗云远又自己力挽狂澜,苦心经营,最后使生意慢慢好转。南方人对金钱的野心是路人皆知的,罗云远当然不满足于一年几十万的收入。他后来在民生路与一台湾人合作,开发了华中五金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如果说罗云远少年创业吃苦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朱仲荣古稀之年艰苦创业的故事,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九八九年,朱仲荣与夫人俩都已六十八岁的高龄,他们从在温州的一个叫三盘岛的鱼村带来到了纽约,开始全新的生活。一九九二年,朱仲荣老人与女儿在缅街街头开办的“朱记锅贴”正式开张了。其时朱老先生已是七十高龄了,按照中国传统观念,他应该休息养老,在家里享受天lún之乐。但十年来,老人硬是一步一步辛苦走过来了,每天从早上五点开锅,一直卖到晚上十点收摊,才坐下吃晚饭,中途几乎没有歇气地机会。而最初五年,“朱记锅贴”实际上是一路边大排档。五度寒暑,日晒雨淋,年逾古稀的朱老先生,却能在路边站足一整天,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说过一声累,为儿孙们做出了榜样。
由于她们朱家有二十多年自制锅贴包子的经验,饺子皮是手工制成,比起市面一般机器加工制作的锅贴水饺,口感很不一样,“原汁原味”,而且现做现卖,新鲜热辣,所以在路边街头开张后很受华人欢迎,生意扶摇直上。到了一九九七年八月,他们租下现在的四十一大道潮坊餐馆傍的店面,增加人手,扩大业务。“朱记锅贴”不再是单一的锅贴,还经营其他面食包括饺子、馒头、包子、豆花、豆浆和葱油饼等。随着生意的兴隆,儿女们的不断移民到来,朱老便使“朱记锅贴”开出三家连锁店,两个女儿和小儿子各分股份,自己只收银管帐。每天晚上,朱老人开心的坐在地板上梳理着一大堆的零钱,看着自己用双手辛勤劳动换来的美金,心中无比地自豪。
“温州人纽约十年铸就传奇,朱记锅贴香飘美国纽约”——这是美国《世界日报》对朱氏老人在纽约成功创业的报道的标题。作为华人中年龄最大的移民创业成功者,朱仲荣老人的事迹有口皆碑,在纽约人们提起“朱记锅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就能挣别人挣不了的钱”, “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发财”,这不仅是南方人赚钱的经营总结,更是他们赚钱的行动指南。比如袜业大王浪莎集团的老板,当年为了开拓市场,出差西北,为了抢时间,没有弄到有座位的火车票,兄弟俩硬是四天四夜的站火车,从江南一直站到新疆。
人间最苦是心苦
苦包括很多种:如工作之苦、环境之苦、气候之苦、思乡之苦,离乡背井之苦,抛妻别子之苦、寂寞孤独之苦、上当受骗之苦、失败之苦乃至于血本无归之苦等等。对于这么多苦,如果一个人都能积极面对、随遇而安。那还有什么困难他不能克服呢?还有什么挑战不敢面对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为什么先于“劳其筋骨”,是因为一个人无论是要赚钱还是要成才,或者要成就大事,心路的锤炼、磨难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心理上的吃苦相对于生理上的吃苦,应该是更为重要的。现在的教育界不是提出了“挫折教育”、“失败教育”等教育理念吗?其目的也是希望由此来增强学生经风雨、抗打击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