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底,大别山区的农村,下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刘青山又被穿的像棉花团了。棉衣的袖子又特别长,穿起来手脚都很不方便。可是也没有办法,母亲总是觉得自己孩子会冷。就这身衣服还是小姑姑小时候穿过的。
最近两月刘青山除了看兔子,就是跟父亲一起下田里找野味。黄鳝泥鳅没少吃。从那张红扑扑的脸上就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好转。刘青山自己也觉得力气大了不少。其中也有他每天在田间地头忙活时对身体锻炼的缘故。
这天因为下雪,一家人都在火塘里烤火。烧的是一个大树根。这个树根还是春天的时候父亲搬回来的。因为很难劈成小份所以没法用来做饭。不过冬天用来烧火取暖是再好不过了,断断续续可以烧上几天。
“爸,能不能给我建个兔舍?你看兔子都快没地方待了。”刘青山央求着父亲。并指了指旁边的兔笼。因为天气冷,半个月前刘青山就让父亲把兔笼搬了进来。
“又生了一窝?”父亲瞅了瞅笼子中的兔子。
“养那么多干什么?杀几只不就有地方了?”父亲还是想着吃掉它们。
“爸,妈妈不是说姥姥过几天来我们家住几天吗?我看那个老兔子可以杀了。”刘青山指指那个最大的公兔子。这也是刘青山准备给父亲的甜头,还顺便讨好了母亲。
“爸,我们先不要吃的太多,这都是用来做种的,就像你们留稻种一样(这时候还没有什么杂交水稻,稻种都是自家留下的等明年再种)。明年,最多后年,我们家就有好多兔子了,我们天天吃,还能换好多好吃的回来”刘青山尽量的模仿孩子们的口气说道。
虽然说的幼稚,可是母亲却觉得很对。“前几天‘大火钳’在山上捉了只兔子,卖给汽车站那个招待所4两块五一斤。四斤多重,就差不多卖了10元。咱家的这大兔子怕有五六斤了。”母亲就是一个合格的补刀手,话来的是如此及时。刘青山大喜。
“爸,你就多建些兔舍。我养很多很多兔子。我们就有钱买好吃的,也能买新衣服了”刘青山指指身上的破棉袄。没办法了,还要加把火,打击打击父亲。穷则变,变则通嘛。
母亲看看刘青山身上的衣服,眼圈也红了。自己再苦再累也没关系,却想着怎么给孩子用上最好的。父亲也叹了口气。就着木炭点了一支烟,巴巴的吸了两口。
“好,明天咱就干。楼上还有几方木料估计够了。可是要做什么样的呢?”父亲其实是个多面手,木工,瓦工都能上手,虽然活计做的不是专业的那么利索,可是家用也是足够了。这里解释一下刘青山家就是黄泥筑的平房。所谓的楼上,就是如同后世天花板到屋顶之间的夹层。比阁楼还要矮一些,不能住人,只能用来堆杂物或储存粮食。
“爸,我知道。就做这个鸡笼这样的,不要这么大,两三只放得下就行。就跟我们一家人一样。”父母都笑了也没当真。可是后面的话让父亲沉思起来。
“我们要多建一些小的笼子。可以双层或三层的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分开,万一有兔子生病了也不会传染给其它兔子。”父亲吃惊的看着刘青山,不知道这个小不点是怎么想的。
“爸,妈,大哥还说我们家兔子明年过年就能有几百只了,这是真的吗?几百只是多少啊?”刘青山继续卖萌道。他都快被自己装嫩的口气整吐了。
“原来是国山教你的。”父亲起身去找来算盘。噼噼啪啪一阵算,然后吃惊的告诉母亲。
“桂芳,估计明年春天那些小兔子也要下崽了。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生产下去,明年真说不准有大几百只了。”父母到这个时候才真的意识到养兔子的前途。以前根本没想过野兔还能养的,而且繁殖速度还这么快。在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把兔子当成是祸害庄家的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