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闻赵大官人发问,于是又把昨夜脱困之时见那倭女遁去之刻遗落的褐袋,不顾危险拼命夺取的经过对他言说一遍。
赵大官人听我说完,竟然面朝东方,扑通一声跪与当场,虔诚三叩,口中疾呼:“天佑我汉盟,天佑我汉盟。”
我和玉真道人见此大惑不解,心里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汉盟”又是个什么名堂?
我上前将赵大官人扶起,只见他眼含热泪,不能自已。
赵大官人起身,伫立良久,情绪慢慢平复,看着我的眼神依然是激动无比。
“吴先生,您冒死夺取的这枚紫绶金印正是那邪马台女王的印信呀!当年袁天师的遗言今日终的验证,您正是我汉盟的降世真主呀。”
赵大官人这一番话说的我是如坠云雾,迷茫无比:“大官人何出此言?”
赵大官人此刻对我在尊敬之余又平添了几分恭顺:“吴先生稍安,待老夫仔细给您讲个明白。”
我不再言语,只听他继续说道。
那倭国使团返回倭国之后,将在中原的见闻详细的给卑弥呼做了汇报,卑弥呼闻报之后,沉思良久,神色黯然,自知此时如若强行入侵中原,定然是以惨败收场,得不偿失,遂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不久之后便将这国家统领之权尽数交予自己的面首,她自己只管潜心修行邪法异术,不在管理政事。
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瞬中原已至大唐开国,倭国期间不知有何变故,邪马台女王凭空失踪,那邪马台帝国也就此崩溃消失,其后政权虽然不断更迭,可是始终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掌控着倭国的走向,那倭国虽然不敢侵犯我中原,但是经过多年潜心经营,国力也是与时俱进,打压周边各个小国,并将魔抓伸到了高句丽一带,骄纵蛮横,不可一世。
当时大唐的邻邦高句丽(今朝鲜一代)乘着大唐开国伊始,国事未稳,趁机做大,加上幕后倭国撑腰,竟然也打起蚂蚁吞象的主意,因为之前的大隋朝黄帝杨广对它屡次征讨,皆无功而返,大隋又因内乱被唐朝李氏取代,那小小的高句丽竟然狂妄认为自己可以拖垮大隋,自然也可以击败唐主,鲸吞中原。
此时的大唐立国已稳,国君开明,上下同心,国力武力已远胜于当年的大隋,面对小国高句丽的不断兹扰,唐王震怒,发兵讨伐,一战便将那高句丽打的是溃不成军,举国倾覆。剩下的高句丽残兵不甘心失败,竟然不知死活暗暗联络东瀛倭国,企图继续做那鲸吞之梦,倭国有了这冲锋狗腿,压抑许久的野心骤然爆发,时任倭王齐明帝倾倭国之兵力数万,乘着战船千艘,越过海峡煞气腾腾直扑中原而来,可笑的是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倭王还未至中原沿海,途中已径自暴卒,其子天智帝不知死活继续引军而至,倭高联军及至白江口,天气骤变,我大唐精锐不畏群贼,仅以战舰一百七十余艘与敌对阵。
狂妄的倭军见势以为对己有利,自以为此战必胜,纵其战船,拼命冲杀而来,等到了眼前,才赫然发现,我大唐战舰高大伟岸,倭舰比之如同小雀见鹰,以卵击石之下,我大唐勇士奋起杀敌,以一当百,锐不可当,势如破竹,只杀的倭人丢盔弃甲,船毁帆断,海水尽赤,数万倭人尽皆死伤非命,葬身鱼腹。
此一役使倭人多年的野心顷刻之间化为泡影,狡谐的倭人见势不妙,立刻奴颜婢膝,转而盟誓要永远臣服于我大唐,年年纳贡岁岁称臣。我唐主宽容,竟然信以为真,宽厚为怀,不咎既往,好生抚慰一番。倭人得机喘息,自此表面臣服,恭顺修好,内心之中入主中原亡我华夏之心却时刻未死,只是暂且悄悄潜伏下来,期间不断派遣遣唐使打着交流之名来我盛唐搜集情报,偷学我国各种先进技艺,再待我华夏动乱之机谋那鲸吞之策。
唐王虽然不知倭人阴狡,但我大唐国师袁天罡却是洞查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