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英国,法国,波兰与苏联之间的东欧之战进入了储备阶段。既然邀请了德国参战,也就自然要解决德国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赫斯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要求,一战前属于德国的但泽市回归德国,但德国愿意继续租借码头给波兰。具有争议的波兰走廊,是波兰往波罗的海的通道,将继续存在,使得波兰能与波罗的海相连,有自己的海洋贸易发展空间。这个通道上有作为少数民族的德国人,在1920一30年代波兰强大的期间,这些少数民族受到了排斥和歧视。波兰也承诺取消各种歧视政策。这个通道也阻拦了德国和德国的飞地之间的连接,波兰答应规划出一条永久性地面通道,由德国建立地面公路连接。这些条件,在原时空,英国,波兰本已经同意了,但希特勒却不满意,并借此发起了入侵波兰的战争。
波兰军队在第三次反击战中损失较大,但由于是为保卫自己的国家打仗,却也再度动员起来,组成了约80万人的军队。波兰的工业能力并不差,并一直在发展工业,以阻挡可能的德国进攻。但他们认为德国进攻的时间是在1942年,所以其生产出的产品大多都销售出去,以换取资金。而希特勒大概也意识到这一点,德国先进行军事崛起,经济却进入了困境。若任由波兰发展,到了1942年,波兰的先经济后军事的政策,可能导致其军事的后劲更强大,这或许也是希特勒一定要先发制人,攻击波兰的原因。
在这个时空,由于西波兰还完整地保留着在,也保留了大部分工业能力,波兰就制造出了大批的7tp坦克,可惜这些坦克设计单薄,不如苏联的t24坦克。苏联在原时空著名的t34坦克也在第三次波兰反击战中大量地投入使用,显示出强大的战力。
政治界的争夺一直是较激烈的。波兰本身素质较高的军官大多都是亲英法的,波兰刚刚从普鲁士帝国脱离不久,受德国的影响也较大,自然也有亲德国的派别。波兰三次反击失利后,亲英法的派系主战,本身损失就较大,士气也较低落,受的指责也较多。现在又不得已请德国参战了,亲德国的派别自然会抬头。德国人比较直来直去,自然喜欢与亲德国的派别打交道。
但许世平却提醒赫斯要更注重抚慰和亲近那些亲英法的派别,却要稍微与那些亲德国的派别保持距离。
赫斯觉得这样做很别扭,一点也不自然。许世平就引用了《圣经》的经文,说耶稣的教导,是要“爱你的仇敌”。当然,耶稣的教导是以神为中心的基础上的教导,境界要高很多,是要人相信爱的力量,相信一切都有神在后面主持和观察,要以善胜恶。
在与波兰的政治势力相处时,这样做比耶稣的要求轻松很多,好处却很明显。首先从道义上,轻英法的派别损失惨重,让他们得到鼓励和安慰,这本是神喜悦的事情,自然也会得人心。而亲德国的派别则刚刚抬起头来,既缺乏经验,又会自然地有点骄傲,认为自己能在波兰还坚持亲德国,是很难得的。对德国的回报的期望值也较高,大概也会在他人面前引起一些嫉妒之心。在当前的形势下亲近这些人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但一旦有些挫折,或者苏联方面使用一定的离间或破坏战术,这样的结盟就不太经得住考验,容易失去民心。
赫斯听了,觉得有道理。他年轻,心思灵活,不满足于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就说,那这样好了,我既然不准备侵略波兰,就亲近那些在波兰爱国的人就最好,也不必拘泥于他们属于哪个政治派别。
后来赫斯将这样的想法与克林斯曼交流,克林斯曼却笑着说,“你以为你是波兰总统呀。还是接近那些亲英美的派别,稍稍压一压亲德国的派别,这样做比较能照顾全局,少留后患。”赫斯觉得有点气闷,因为这个策略不是他想出来的。
当时波兰反击苏联,对苏联的t34坦克却缺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