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种的联合作战能力。用赵耀国的话来说,发起军事改革,由战区制取代军区制,并且改组总参谋部,设立单独的陆军司令部,就是为了加强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不管重点建设哪一个军种,最终的目的都是捍卫国家利益,保卫华夏大地。
这种大方向的讲话,每次大会都有,童兴武都能倒背如流了。
虽然军兵种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在经历了冲突,特别是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各军兵种的将领已经有所收敛。哪怕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可是童兴武至今都清楚记得,在冲突结束之后的那次军界高层会议上,赵耀国痛批了顽固坚持军兵种界线的守旧派思想。
当时,被批得最狠的就是海军。
用赵耀国的话来说,如果不是海军抱着要立战功的思想,跟空军进行深入协商,东海舰队就不会遭受灭顶之灾,上千名将士就不会血染海疆。也就是在那次大会之后,何长风从总参谋长候选人当中除名。虽然有很多海军将领不服气,但是童兴武很清楚,赵耀国并没有错怪海军。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海军采纳了由空军提出的建议,即安排岸基航空兵全力掩护东海舰队,而不是为了争功劳分兵参与打击第四护卫群的战斗,那么在扶桑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发起攻击的时候,至少能安排战斗机掩护东海舰队,对最后到达的f一35a机群构成严重威胁,迫使f一35a放弃进攻行动。没有f一35a机群的最后一击,东海舰队会遭受重创,但是绝不会全军覆没。
九艘驱护舰,上千名海军将士的生命,彻底打醒了海军。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现代化战争中,任何一个军兵种都无法独立战胜强大的敌人,只有相互协作与配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对而言,陆军c空军与火箭军都要做得更好一些。
海军最后才认识到这一点,也只是因为一直受到重点照顾,或者说养尊处优,从而变得自大狂妄。
其实,这也是童兴武能够获得赵耀国器重的关键所在。
在东海冲突之后,童兴武是第一个认识到联合作战价值的海军将领,而且率先采取实际行动。这就是,在j一20c的发展规划上,童兴武支持由空军提出的方案,分前后两个阶段来实施,以此降低开发难度,让海军先获得一种勉强能用的第四代战斗机,然后再通过改进获得完备战斗力。
虽然这意味着海军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获得第四代重型战斗机,但是却能解决有与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海军降低性能指标,大幅度减轻了研制厂商的负担,把对改进型的开发工作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不但从根本上保证了海军能够获得完备型的j一20c,也保证了空军的j一20b能够准时交付。
看上去,这只是一小步,而这却是十多年来,海军第一次在装备建设上做出让步。
此后,在深化军事改革,也就是改组海军编制上,童兴武依然是支持者,也为改革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要知道,正是为了推动改革,童兴武才离开了航母编队,去南方战区担任舰队司令。
只不过,童兴武很有分寸。用他的话来说,该让的就得让,该争的就得争。此外,在他提交的海军造舰规划当中,也充分考虑了跟其他军兵种的合作关系,而不只为海军长远发展考虑。这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栖攻击舰,准确的说是两栖登陆舰,毕竟华夏还没有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条件。
虽然童兴武只是海军中将,而且现任职务是南方战区舰队司令,但是龚毅铭上将是潜艇部队出身,而且已经六十四岁,此外在海军当中,没有一名四十多岁的将军能够在战功与经验上跟童兴武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童兴武所在的南方战区就是以海军为主的战区。也就是说,童兴武在海军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