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炽要说的,显然不是早已结束的停火谈判,而是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
虽然扶桑是冲突的制造者,遭受了惨重损失,并且受到惩罚,但是从总体上讲,这场冲突对花旗造成的影响绝不在扶桑之下。只是在冲突期间的不作为,就让花旗的威望遭到重创。
在冲突结束,准确的说是双方宣布停火之后的一个月内,花旗总统c副总统与国务卿轮流出访,走遍了所有盟国与准盟国。与此同时,花旗总统还一改以往的态度,宣布将通过增加驻军c部署更多的防御武器c加大与盟国的军事合作等方式来提高花旗在共同防务中承担的义务。接下来,花旗就向高丽增派了一个旅的地面部队,并且与高丽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在访问高丽的时候,花旗国务卿还以暗示的口吻提到,如果高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会考虑在高丽部署战术核武器。只不过,此举非但没有安抚住高丽,反到把高丽当局吓个半死。在花旗国务卿表态后不久,高丽总统就公开表示,高丽绝不会以任何方式在本土拥核。
当然,冲突造成的影响不是一下全部都显现出来,而是逐渐显现出来的。
首先出现的,或者说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众多国家开始质疑花旗军火的性能,有的国家还在重新考虑军购计划。
毫无疑问,最受质疑的就是f一35a战斗机。
在此之前,花旗一直宣称,f一35a是标准的第四代战斗机,哪怕不是为空战而生,也能轻易战胜第三代战斗机。虽然在冲突结束之后,花旗五角大楼给出了明确解释,f一35a在空战中落败,不是性能不如华夏的第三代战斗机,而是没有获得必要的支持,即扶桑空中自卫队没有用正确的方式使用这种战斗机,但是对众多f一35a销售清单上的国家来说,事实胜于雄辩。很简单,不管是单机对抗c还是系统对抗,f一35a都有被j一11击落的记录,而且战损比例高得吓人。
首先得承认,花旗国防部确实没有乱说。在冲突中损失的f一35a,特别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f一35a,大部分都没有获得预警机的支持。在获得预警机支持的情况下,f一35a取得过不错的战绩。可以说,只要基本条件相当,那么f一35a与j一11的空战交换比就算达不到花旗国防部吹嘘的程度,也不会太低。
当然,针对这些情况,花旗国防部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建议购买f一35a,并且主要用来执行制空任务的国家同时购买预警机,至少是e一2d,最好是e一3c。只是,有能力购买预警机的国家显然不多,而买得起大型预警机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也没几个国家愿意花巨额资金打造完美的制空体系。
与f一35a饱受质疑相比,f一22a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虽然在冲突中,扶桑空中自卫队损失了六架f一22a,其中四架被j一20a击落,但是f一22a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不但击落了大量华夏空军的第三代战斗机,还击落了数架j一20a战斗机。更重要的是,f一22a在冲突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无可取代的价值。
用花旗国防部的话来说,只要f一22a在空中活动,扶桑空中自卫队就拥有制空权。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扶桑空中自卫队完全丧失制空权,并且遭受惨败,就是因为所有f一22a都离开了战场。
至于f一22a的性能,更加不用怀疑。
在与j一20a的战斗中,除了遭到偷袭被击落四架之外,f一22a全都掌握了主动权,几乎没有给j一20a任何反败为胜的机会。至于跟j一11与j一10这些三代机的空战,f一22a更是压倒性的胜利。
正是如此,一些有着制空需求,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