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

    “有分寸就好,我也不留下来耽搁你了。有消息了,及时向我报告。”

    “行,慢走,不送。”

    雷天雳没多罗嗦,因为他觉得,要是再被秦齐楚呛几句,他恐怕会控制不住情绪,让其他参谋看笑话。

    其实,秦齐楚并非存心在惹雷天雳生气,只是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早成了习惯。

    “看着我干嘛,没事情做了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谁要闲得慌,下个月就去世界屋脊守雷达。”

    在秦齐楚的呵斥下,几名偷偷看热闹的参谋立即忙碌了起来。

    只是,也没什么可忙的,因为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

    在花旗大力搞军事改革,搞指挥系统扁平化建设,秦齐楚却认为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在高强度的现代战争中,最高指挥官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亲自给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下达命令,甚至不可能时刻保持对所有作战部队的控制。秦齐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决定现代战争的主要因素不是高效率的指挥体系,而是建立在对基层部队的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的,以指挥官的长远判断为主要依据的战前决策体系,也就是完善c合理c有效c明确的战前部署与作战计划。

    简单的说,就是在制订了作战计划之后,放手让作战部队去干,在作战行动中尽量少对作战部队进行干扰。

    当然,说话容易,实际操作却不简单。

    迄今为止,能够把这套理论于实践的就只有秦齐楚。他能做到,只是因为他为此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