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班长王世权,采取了与周得军一样的办法,将任务分给每一个人。
王世权和王世俊c邹火华c高大龙c徐良c霍华,李奎七人,每人领取了约八米五左右的任务。
看的三班,人比较少,杨文斌主动加入了三班的劳动进程。
任务分配完了各班,就按照各班长的安排,干了起来。
这个季节,尽管天气已经转凉了,但地面却没有冻上。
大田的平地上,用铁锹就能轻易的挖下去,所以,分在平地上的战士们开始直接用锹挖了起来。而分到山地的同志,则不像平地那样容易了。他们,必须先用镐刨开挖掘的路线之后,然后,再用锹往外清理
干了不到半小时,杨文斌已经大汗淋漓了。
尽管是农村出来的,小的时候,也干过农活。但是这样耗费体力的劳动,杨文斌也是第一次。
但是,他没有气馁,也没有需要搞特殊对待,而是,坚持着和战士们一起干。
“小战士们都干的活儿,我为什么干不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午也就干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开饭的时间。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炊事班把饭送到了工地。
在请示了连长之后,杨文斌,让值班班长吹了哨,并喊道:“开饭啦,开饭啦!”
累了一上午的战士们,都有些饿了,听到了哨声喊声,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从随身携带的挎包中,拿出了饭盒c碗筷儿。
炊事班做了两盆儿野炊。
野炊的饭菜既简单又实惠。一盆儿是闷好的米饭。另一盆儿,是炖的红烧肉。
米饭就着红烧肉,尽管,数量少,质量还是不错的。
吃完了饭,大家伙,把碗筷收拾好,由于在野外,没有水。就将碗筷在外面用纸包起来,收回到挎包里,等晚上去到老百姓家住,有水的时候再把碗洗干净。
吃完午饭后,战士们继续干活儿。
吃完了饭,官兵们补充了营养,都有了体力,干的更来劲儿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各班的工作进度的差距就显示了出来。最快的是一班,其次是二班,最后是三班。
总结经验教训,一班是两个人一组,能够科学的分配劳动工具,两个人互相配合,反而提高了战斗力。
二班和三班,由于是个人单兵作战,不能保证每人一把镐头,只能两人一把。
因为,打开了上面浮土之后,露出了下面的岩石,比较坚硬,用锹根本挖不动,只能一点一点的往下刨。
拿着镐头的人,谁也不愿意轻易放下镐,只有镐才能提高进度。
这就出现了,拿镐的战士拼命干,拿锹的战士在等着看。
到了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进度快的完成了四五米。进度慢的,才完成了两三米。
而山上的山石,和大田的的软硬程度是不能同人而语的。
看到这种情况,杨文斌,叫来了一班c二班c三班的班长:
“咱们开个短会。从目前的进度看,我觉得二班和三班,应该向一班学习。将你们目前的人各自为战,改成分组配合,这样效率能更高一些。”
一班的张水泉,还在旁边传授经验:“我觉得主要是,两人一组之后,一个是工具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二一个,每一名战士,能够劳逸结合,互相换换。”
三个班长,回去后,二班c三班调整了策略。
果然,经过合理分工之后,施工的进度,有了大大的提高。
到了下午四点,大家快的,完成了三分之二。慢的,完成了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