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他们绕过猪场,进入果园,踩着松软的黄土地行进着。

    突然发现,前方已无路可走,到了一处断崖之上,近乎90度的陡坡。

    他们踩着积雪与干草,抓住荆棘,小心翼翼地下到沟底,到了0高地西北侧,经询问确认为九里庄西,到达190高地脚下。

    此处的道路几乎无法寻觅,遍地是刺槐与山枣树枝,加之果树枝阻隔,很是难走。

    而此时,“呜c呜c呜——”警报长鸣,他们迅速遮蔽发光物卧倒,躲过敌机空袭后向山顶发起冲击。

    只听敌机枪“哒哒哒”地扫射,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往山顶冲击。

    杨文斌持着冲锋枪,背着背包,开始时还跑得挺快,后来逐渐减慢,两腿象灌了铅,每迈一步都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在离山顶还有十来米的时候,感觉真的挪不动步了

    此时汤文成向他及时伸出了援手,真是雪中送炭啊!

    下了山,看见队长和区队长们在山脚下休息。

    他们也在那里休整,稍加喘息,十几分钟后,让过从后面赶过来的三班,继续进发。

    他们三小组改为搜索组,在前方成正三角形引路,向北穿越过与高速公路交叉的涵洞,按图前进。

    道路折向左,渐渐下坡,两侧渐高,进入了冲沟谷地。

    按照行军原则,他们三人说笑着“应该沿两侧高地搜索”。

    此时发现,三班的同志在前方约30米处正受着教员的训斥,然后他们展开,爬上了右侧高地及冲沟边缘,面向他们搜索组。

    搜索组很奇怪,他们怎么向上面走了,我们要小心,便三人分开:杨文斌走左侧,刘长生c牛立国走右侧成三角跟进,和三班的同志走到了相距5米的正面,此时七班后边跟进的同志也出现了。

    教员开始在冲沟中间自然形成的高台上责问谁是组长,为什么不沿冲沟两侧搜索。并召集全班集合,指责他们敌情观念不强,反应迟钝。

    这时大家才明白三班是敌人,准备伏击他们的。

    他们依样画葫芦,攀上148高地山腰与中间高地,伏击下一组。

    从高处向下俯瞰,地形地貌一览无遗,这真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居高临下,地形起伏也大。

    下一班的搜索组从七班左侧潜了上来,问七班趴在这里干什么,他们也没想到七班在伏击他们。

    潘利权班长让他们继续往前走,妄图同样麻痹他们,待他们的主力进入伏击圈,七班开枪射击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他们同样显得慌乱无措,登上中间小高地,卧倒还击。

    而处身事外观察,最好的处置方法是迅速抢占对面的高地,居高临下射击,才能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伏击结束了,他们继续搜索前进,向北穿过韩家岭,走上乡村小路,拐了一个“s”形弯,一路小跑,沿田野间小路开进。

    按照地图,前面应该有个湖泊。

    搜索组盼望着前面的湖泊,一直未出现,直到发现一巨大的方圆几十米石坑时,才明白水面不会出现了,地形已改变,水已干涸了。

    前面是一开阔地,忽然听见时断时续的“噹c噹c噹”炮声隆隆,他们拉大距离,跑步通过,沿乡间小道急进。

    前方出现一片居民地,经询问路人,证实是南台子,

    转而折向左,沿冲沟左侧的道路,向西经66高地刘家村,此时大家早已汗流浃背,背包与背具变得益发沉重,前方出现了三班的背影,他们紧紧咬住跟进。

    路两旁是杨树林,对岸是农田,小山,感觉象在家乡的敖木伦畔一样。

    怎么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