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调着支援边疆,然后提出各种优惠条件,甚至将国家官员都标榜出来作为奖励品,却还是依旧较少人去问津,原因很简单,毕竟生活条件和环境相差太多,这一份苦,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得了的。

    “胡人教化,势必推行”斐潜沉吟了片刻说道,“此策乃于雒阳之时,就已是商议而定,岂能半途而废?师傅心善,这恶人么,还是某来做吧”

    蔡邕一睁眼,严肃的说道:“此乃善事,岂可用强迫之举?况且若是强迫而去,尽不尽心另说,若是起了怨恨之意,难免有些有些不美”

    蔡邕用的词语倒是比较轻的,其实如果真的发生了一些特别的情况,就会产生所谓的“汉奸”

    其中当属于大名鼎鼎的汉代第一汉奸,中行说。

    中行说是汉文帝时期的大宦官,当时受不受宠信倒是不得而知,但是当时的汉文帝派遣他护送公主去匈奴和亲。按说这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一般人不够资格还得不到这样的差事。但是中行说个人却不愿意去荒凉的匈奴境地,就找借口推辞。

    但是汉文帝认为中行说是燕人,生长在朔方,应该相对于其他的人更为熟知匈奴情状,派他去本来也有窥探匈奴虚实兼收集情报的任务,所以中行说出使比较合适。结果看中行说这么倔强,汉文帝也来了脾气,坚决不肯换人,定要中行说走这一趟。中行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只好悻悻起程。

    或许是这个原因,或许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当中行说一到匈奴,就投降了老单于,成为单于的亲信,开始着手针对起汉朝来。

    先是将汉朝和匈奴贸易的实际情况告诉给单于听,甚至像匈奴单于谏言,让其带头放弃了对于汉朝精美的服侍和食物的需求,转而去用原本的那些游牧民族的毡布和粗食,导致汉朝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贸易差,从此化为东流。

    后来汉朝另外来的使者准备去训斥中行说,甚至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拿下,可以将中行说劈头盖脸好好羞辱一顿,却没想到反倒是被中行说驳斥得无言以对。

    不得不承认中行说对汉代当时十分了解,所指出的掩盖在“礼义之邦”之下的指控也是极其尖锐的,甚至中行说的一些理论,到了后世那个著名的青年数字运动的时候,还有人堂而皇之的又重新拿出来装裱了一番。

    不过中行说后来就在史书中消失了踪迹,因此他的下场如何,无人得知。不过根据斐潜个人的猜测,汉王朝游侠风气极端严重,这个中行说很有可能最后是死于游侠之手,只不过可能这个游侠也死于当场,所以也不为人知了。

    需要人去,但是又不能强迫人去,否则,人性这种东西,是很难经得住什么考验的。就像后世天天念叨着什么主义,依旧不是有大量的人或是腐化堕落,或是在酷刑面前投降,成为敌对力量的走狗?

    “师傅之意徒儿也清楚,放心吧”斐潜拱拱手说道,“届时还需烦扰师傅帮忙助阵”

    “若此事能成,自然是功莫大焉,老夫自当出力。只是不知子渊欲如何来做?”蔡邕有些疑惑。

    斐潜笑笑说道:“某还需做些准备,师傅不妨等上两日,便知道了”

    岁月静好。

    这几乎是每一次斐潜看见蔡琰的时候,心里面的感觉。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其将暮兮,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斐潜静静听着,听着蔡琰虽然不大,但是依旧跌宕起伏的声线在林间廊内回转,将这一个略带了一些伤感的辞赋表现得淋漓尽致。

    “”蔡琰察觉到了有些异样,便停了下来,然后转首看到了斐潜,不由得轻轻的“呀”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