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白玉官巢江南道
鼎阳自开国之时曾有十三位书策功臣,除国子监大祭酒李收玄c开国太傅王子倏c张修文张首辅之外十人俱出自九江州,而后由工枢部建立丹青阁,供奉这十三位大儒雕像,除王子倏之外其它十二人共同拟订包括一书平天下之策在内的六疏十四策,为的是一方面激励经过一番战火尚且怀念前朝的旧儒大家和年纪轻却风骨极盛的读书人入朝为官,另一方面也是安抚以笔为刀的前朝遗党,体现鼎阳的求贤若渴之情,一书平天下之策包括试举制c六考制在内七种制度,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达官显贵坐高位的现象,让寒门子弟也有做官机会。建丰四年,先皇御笔一挥钦赐宣州c池州c徽州部分c饶州c信州c抚州c洪州划入九江州,并扩大面积和袁州c吉州c筠州等大一级州郡接壤。建丰七年,工枢部动五万能工巧匠修葺白玉江南道,江南道长七里,宽九十四丈八,以汉白玉铺就,仅次洛都御道九十五丈的宽度,江南道首白玉拓金碑上有皇帝亲笔:
“赐路九四,九五之下,惜渴相才,吐脯倒履。”言下之意希望江南道再出开国鼎盛景象,走出仅次皇帝的将相之才,那时皇帝都要吐脯倒履相迎。这对所有读书人是最大的勉励,读书为何?朝闻道,夕死可矣!生在江南道旁的士子不由得被皇家的豪气折服,继而腰杆子都要比旁人挺一挺,因为江南道的读书人和别地的不一样!这里皇帝都相信能出将相才,还有谁敢说半个不字?江南道建成之后的确促使许多读书人埋头苦学入朝为官,当读书时禁不住刺骨寒窗破落家境之后就会不远千里来遥遥看一眼江南道,江南道不许没有官职在身的人踏入,于是也只能远远观望罢了,但仅是那恢宏壮丽的汉白玉石道就能让无数贫酸士子当场老泪千行,颤颤巍巍跪在道旁,暗暗发誓若能衣锦还乡,必要亲自走一走江南道。所以行人经常看见有无数衣衫褴褛却气质不凡的人跪在道旁。往后扩大的九江州被笼统称作江南道。但江南道的特殊性和地域划分必然导致了人才取用的不平等,各级官员举荐士子考察才能的时候要考虑这是皇帝亲自圈划的江南道上来的士子,手下批判要轻一些,夸奖的话也多一些,遇到难选择的时候,即使江南道出来的士子和其它地方的水平差不了多少甚至略低一筹也要将江南道来的士子举荐上去。长此以往,不均衡的现象就显现出来,仅江南道的文官就占了整个鼎阳六成以上,这也导致了江南道的势力和京城势力之间相互缠绕错综复杂,不少家族都走出跺跺脚就能让整个江南道颤一颤的人物,再加上文官居多,外官阿谀奉承,风气愈加不正,钝刀子暗飞剑都使得如心如意。江南道也因此被称作白玉官巢。
天色渐黑,寒风寥寥,往外一站寒气就要钻进袖口领口寸许,故而繁闹的江南道此时人流稀稀散散。一顶蓝呢轿帷的小轿摇摇晃晃经过江南道,这种九品官轿规矩不严,不止有官员可以乘坐,一些高官家的仆役都可以搭乘。荀瑀字白石,父亲荀敬虔曾是都转盐运使,官职不小,虽是外职却堪至从三品,油水之厚更是鼎阳官职里数一数二,并且都转盐运使有个好处,不像京官权利大c油水足却时时被约束,盐运这一块荀敬虔几乎做成了土皇帝,可惜后来吏部张绍卿接管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狠狠治了一顿贪官污吏,荀敬虔也因“苦盐案”被接发,而后不久就被打下了马,要不是在京城那会逢年过节礼节打点没落下一次,恐怕也得落下个抄家问斩的下场,但是毕竟是江南道走出去的,随随便便认识的一两个人都和京城各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革职候审时半数家当一股脑塞进吏部才得以保住脑袋“告老还乡”,这些年气不过一辈子顺风顺水却栽在张绍卿手里,一直郁郁寡欢,七年前两腿一蹬不在人世,留下一个家道中殂的荀府。那时荀瑀从被踏破的门槛上明白了个道理,位子高高,门槛三年一换,是被前来拜见求事的人踏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