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六)

    村里每户人家都会有一条土炕,人口多的盘有两条,灶头就在炕旁边,烟火顺着炕道走过,然后从墙上的烟道顺到房顶的烟筒上。每到做饭的时候,房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充满了生活气息。

    早晨总是被母亲烧火的声音弄醒,水开了以后,母亲就掀开锅盖下玉米碴子,,水蒸气就会弥漫在眼前,我总是本能的往下缩缩,接着再睡。等玉米粥熬粘咕嘟声响起的时候,淡淡的粥香便会飘过来,母亲催促起床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入深都是七米,一条不足七米的炕可以睡五六口人,挤一挤也可以睡八个人。冬天的时候睡在上面,热热的,感觉特别暖和。夏天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烧多了,躺在炕上会热的浑身不自在,特别难受。小时候感觉家里的炕特别大,因为十多个孩子可以在上面随意折腾。

    那个时候,大家庭居多,所以每家的锅都不小,印象中用的都是七用锅或八用锅,上面用锅盖盖着,捱着炕。这种设计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十分危险,当时听大人说经常有小孩不小心掉到烧热的锅里,那场面不敢想象,但却不可避免。那个时候也没有取暖的炉子,家家都有放炭火的火盆,放在炕上,人们盘腿坐在周围取暖。孩子们不小心打翻火盆烧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那个时候,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是非常具体化的,比如冬天给打多少柴c每年给多少粮食,根据子女多少形成约定俗成的惯例。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也要把长辈请到家里吃饭,把小方桌子摆在炕上,爷爷穿着肥大的羊皮裤子盘腿坐在正面,喝着几毛钱的散装酒,呵呵的笑着,不时称赞饭菜香,气氛很温馨。奶奶一辈子不吃荤,这个时候就会自己守在火盆边上,吃着火盆里熬着的素菜,笑眯眯的看着桌上的人说笑,不时地把小脚挪来挪去。作陪的除了其他长辈外,经常出现的就是医生和老师。那个年代这两个职业很是受人尊敬。村里人也时常会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

    请客的时候,孩子们是不允许上桌的。孩子们会在一旁等候,等大人吃完了,再吃。这种做法虽然充满了封建的等级观念,但这种有规有矩的做法却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家庭中长辈的地位,树立了父母的权威,那个时候的孩子很少有和父母叫板吵闹的。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孩子可能缺少的就是这种家庭规矩,有的孩子甚至站到了父母头顶上,为所欲为或胡作非为。这可能也是封建等级社会向人权社会转型期间的正常表现吧。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