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庞然大物。复社壮大的手段是科举,复社的复,就是复读的复,一次考不上,复读再考。
秀才考举人叫乡试,复社秀才参加乡试,取中率达百分之七,而平均为百分之二三。于是复社便风行起来,在复社的老窝,苏州常州,盗匪船上打着的灯笼,上题复社二字,没人敢查。科举成功,是复社壮大组织的手段。去年,即崇祯七年,会试,取中了300名进士,其中复社成员30人,占了一成。在崇祯时期的会试当中,产生15名状元,榜眼,探花,其中有九人是复社成员。
复社的科举之路之所以较为成功,一是复社里有名师指导;二是书荐,也就是走后门。江南几府乡试时,复社领袖会给考官写信,说明有哪几个人,必须要取中。这些考官或畏于复社的声势,或本就是复社的人,便通同作弊。
有一次,考官将复社举荐的的三份卷子,连夜递给复社,说这水平不成,复社便连夜组织写手,另做考卷替换,结果三人都被取中。在写给考官的信中,复社经常用这种语气:(如果我们举荐的人不能登榜)此举不唯负士大夫,并负张天如矣。
张天如就是张溥,复社的缔造者,《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崇祯四年进士。此人后来还操纵了周延儒的复出,也就是决定了国家总理的继任者,周延儒复任首辅后,自然对张溥言听计从。而张溥今年不过33岁,他四年前中进士后不久,父丧,丁忧回家,现在还在苏州领导复社。
郑元勋说,参加复社,恐有不测之祸,是有依据的。
此时,郑元勋与孙良鸣,已坐在水榭之中晤谈。一个仆人穿过曲折的廊桥,走了过来,他来到近前,将一本宽大的书藉放在石座上,便躬身退下。
孙良鸣取过那本书,见封面上是:《园治》。作者是计成。他笑道:“计无否也刊书了,我却不晓得”。
郑元勋道:“去年的事,便送兄一册”。孙良鸣道谢。《园治》在清代失传,晚清时由留学生从日本带回抄本。
郑元勋接着道:“仪真汪士衡,有个族兄汪士楚,名下有处荣园,南京的诸路大僚常去宴饮,这一来,仪真知县姜埰便要相陪,以致姜埰说:我为汝家守门吏耶?不想那汪士楚生性胆小,闻言居然将荣园拆了大半。这汪家族兄弟,说起来,还花过几千两,捐过文华殿中书舍人的衔,又做得了什么使,唉,这便是有财无势”。
孙良鸣关切道:“汪士衡那处寤园如何?”
郑元勋道:“你知如今谁在寤园?”
见孙良鸣摇头,郑元勋道:“阮大钺”,他又道:“再说,寤园,南京石巢园,与我这影园,一般皆为计无否所创,真有那一日,他也不敢拆了寤园,这岂不是将毁弃名胜的罪过安在了一县父母头上”。
孙良鸣道:“世兄也不必担心,就冲这吴昌硕题的字,钱谦益评的诗,区区县官,焉能奈何我兄。汪士衡那族兄弟也见过,甚是村鄙,若是肯结交些,他那处园子或不会被官府这么地打扰”。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