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并不是圣人,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
他就一个普通人,说平凡人不行,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
说普通人倒没什么,因为苏景一样有他的喜怒哀乐,他也和普通人一样会在乎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会担心生老病死。
此时距离崇祯十五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全国起义运动,虽然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可大明确实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如果苏景不希望到时候农民军和女真人的屠刀和铁骑,踏破华夏的大好河山,那他就必须得多做准备。
以前的苏景,可以说是没有资格来左右一个王朝的命运。
当然,现在的苏景一样也没有资格,可是他却比之前有了进步,最起码他现在能够‘触摸’到一些上层的东西了。
比如说拉拢郑芝龙靖海,又或者是遏制晋商与建奴通商等等。
晋商起源于山西,在明王朝与瓦刺c鞑靼对峙的时代,山西属于边城,经常遭受战乱袭扰,而且此地民风彪悍,许多人迫于生计落草为寇,所以山西非常的乱。
但这却一点儿也妨碍不了晋商的强势崛起和发展,因为晋商他们从来就没把大本营设立在山西老家,对于他们来说,山西只是他们的老巢,真正的大本营却在扬州c苏州一带。
自魏晋时期长江流域以南得到晋王朝的大力发展之后,又经历了南北朝以及后来隋朝大运河打通南北,至此扬州便成了商人们的天堂,这个情况甚至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其实这一次张可大的邀请,就算没有那个出海的借口,苏景也是一定会来的。
不过他到来的目的,却是希望借这个机会认识一下徽商们,然后再利用扇子的事情让刘铎听他的命令。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还会很繁琐。
可是事在人为,既然有了目标和放心,苏景自然就要把事情坐到。
当然,利用扇子一事来要挟刘铎,也是苏景的无奈之举,应该说是错有错着。
之前苏景还从来没想过利用这样的手段,来让刘铎听话的,他还想着借助张可大来控制扬州的水师,好将来配合郑芝龙在海上的行动。
现在看来,倒是不必费这么多功夫去说服张可大,只要控制住了刘铎,最起码将来扬州的政令方面,苏景不会让郑芝龙和他的船队遇到太多的问题。
构建一条连接扬州到南洋的海上运输线,这对于苏景曲线救国的计划非常重要,所以绝对要让刘铎答应此事,只要刘铎答应,那苏景非但不会让毛一鹭他们对刘铎动手,还会想方设法地保住刘铎这个扬州知府的位子。
要不然,换了一个知府,那苏景他又得下一番功夫。
在出海和郑芝龙会面之前,如果刘铎就能答应此事,那对于苏景来说将会有莫大的助力,苏景也可以给郑芝龙信心,让郑芝龙更有底气去攻打厦门。
许心素这个人不能用,也不可用。
这一点苏景是非常清楚的,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领导人们赶跑荷兰人的海上霸主,而不是一个只会投机取巧靠做生意赚银子甚至不惜与荷兰人苟合的商人!
许心素,就是这样一个人。
介园就在安定书院对偶的一座小山上,与书院都是临着内城河的。
因为园子在山上,所以经过闹市之后,便是一条清幽的小道,道路两边都栽种着许多翠竹,路面也是青石砌成。
苏景与张可大等人行了一程,然后再回过头来,便能看到扬州城内那万家灯火的场景,这让见惯了后来大都市繁华的苏景也忍不住赞叹了:“想不到扬州居然如此繁华,居然比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京是明王朝的陪都,规格可是和北京一样的,由此可见扬州城内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