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以暗讽县官的居心不正。县官离任时将赝品悬挂岳阳楼上,把真品一同带上船。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人亡雕屏沉入湖底。枯水时被渔民打捞上来,流落他人之手。民国重修岳阳楼时,巴陵名士吴敏树出资200光洋购得,重新悬挂于岳阳楼。

    由于这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即使赝品也有百多年的历史。所以真假两块《岳阳楼记》的雕屏,就一起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巴陵窃贼》迎合市场,将故事演绎为众多的打斗场面,看起来还是热闹非凡很吸引眼球。

    红军战史载: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曾攻打并占领过岳阳,当时红军就是从岳阳楼边冲进城去的。据《彭德怀自述》:“占领岳州后,英c美c日兵舰仍如黄石港一样,很猖獗对城岸乱轰。我们隐蔽地架好了炮(当时还只有我自己,和一个朝鲜同志武亭会用炮),待敌舰逼近时,还击了几十炮。大概十发以上打中了兵舰,从此它们不敢抵岸射击了。”“红军战士看到我们的炮击中敌军兵舰,不约而同地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口号声响彻云霄。”据《中共党史人物传》载,彭德怀是我军少数最先掌握炮兵技术的人之一。

    据有关资料岳阳楼上,现存有主席书写的,唐代杜甫关于岳阳楼的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抄写这首诗的时候,乘座在路过岳阳的专列上。写好后由手下人送给中共yy市委,当地将这做烫金牌匾,悬挂在岳阳楼上。现在前去观赏的人会发现,在抄写这首诗的时候,有意或无意写别一个字。杜诗“老病有孤舟”,毛书写成“老生有孤舟”。杜甫58岁时居家sc梓州,《闻官军收复hnhb》写诗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他率全家走上出sc,回hn老家的路。途中杜甫登岳阳楼写下登楼诗,但还没有到家即去世在汉江的船上。据考证杜诗圣在sc寓居近十年,主要得助于他的朋友,剑南道节度使严武。离开sc的原因是严武先他去世,失去了经济c人势上的支持,杜诗圣又只好重新流离。抄写这首诗应该年过七旬,将“病”字抄写成“生”字,只有阅读人自己去猜想。

    岳阳附近的洞庭湖君山,还有凄凉婉约而又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柳毅传书。我小时候在娃娃书店,看1分钱一本的连环画很喜欢这本。另外据《清史稿》载,清初吴三桂造反曾储存大量刀c矛,铁c铜土炮于岳阳。过了170多年太平天国的英雄们起义时,又把这些武器拿出来使用。这件事足以证明有清一代,中国社会之停止不前。因为西方国家就这时候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蒸汽机时代。而我们的影视节目至今高歌,康熙皇帝“真的还想再活500年”?

    自康熙至嘉靖140多年间,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在今hb省围场县境)巡视习武,行围狩猎叫作木兰秋狩。这是清代帝王率领军队,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整个活动绝对不允许用火器!实际上清初击败李自成c剿灭南明c平三藩等,清军得红衣大炮之力甚多。如潼关天险李自成不能守,原因是清军红衣大炮太多!立国后反而排斥火器?因此木兰秋狩表面热闹,但在实际上开启了,中国清代军事越来越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应该承认,康熙帝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同样岳阳这里太平军曾经大战湘军,双方正相持不下的时候。太平军老将60多岁的曾天养,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