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顺利到达菜园坝。这两次都是去朝天门购船票,然后在当天登船成行。
菜园坝火车站在长江边,1966年那次我们下车向上朝山城望去。鳞次栉比的木板旧阁楼,由小青瓦盖顶,木柱子支撑。象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鸟笼,暗淡景象让人有些伤神。1988年再向上回望,目光所及之处都是10层左右,或10层以上的新楼,完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后的两次虽然只是间隔几年,感觉上zq越来越美,建设越来越漂亮。过去的少许旧房旧屋,完全掩映在新楼新房新气象之中。美中不足是新建筑,红砖外墙居多;楼房的样式单调,呈火柴匣一样的为主。(2016年再去zq,完全是与世界同步;崭新的一片高楼大厦,时下的山水zq有东方曼哈顿之称。)
乘船沿长江而下途中所见到的城镇,其房屋建筑基本上也是这样。近年新建的房屋将原有的旧房都比下去,旧房文物式的成为新建楼房的点缀。另一方面散落在山间平坝的农户,房屋旧的少新的多,应该说修新房已经成为趋势。
市工会旅游团我们打前站的三人安排如下,zq为第一站留一人等候大队。然后要先在这里游览一天,将红岩村czq人民大礼堂c解放碑等地看过。第二天再乘船沿长江而下到第二站宜昌,笔者在这里负责接待大队。宜昌游览一天后,再乘船沿长江而下到九江,上庐山住3至5天。回程乘船到武汉,坐火车沿襄渝线到cd,乘大巴车回djy市。沿途的食宿由所到地的工会代为联系,车船票也是在djy市时就联系过预订了。
我们中有两人即笔者和一位姓沈的同志,当天下午就要乘涪陵轮船公司的游船沿长江出发,另一位即老罗留下等待旅游团大队。我们三人在一个挣外快的女大学生手上,1元钱买一份zq地图。她还指点我们乘新建的高架公路上的公交车,沿长江和嘉陵江绕行。这样一是费省能一站到底,二是不会阻车。按她说的我们乘车沿江边高架公路,先到长江c嘉陵江两江汇舍的朝天门,再坐在车上路过解放碑一带。
当年解放碑高出四周的平房瓦屋,这时只有是纪念性建筑。看到zq饭店还是8层高楼。有资料说这幢楼原本10层,抗战期间被rb军机炸掉两层。1966年的时候,这幢建筑是sz区最高的。现在1988年,和四周新建的大楼相比中等而已。此外zq这时还有两座长江大桥,三座嘉陵江大桥,和长江c嘉陵江客运索道。2016年来zq,当年的zq饭店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好多幢,高入云端的摩天大厦。
1966那年我们一群红卫兵,由cd接待站安排。凭学校开具的一纸证明,乘免费火车来zq,住红岩村附近的zq市工业学校。总共住了一个星期7天,再由学校接待站发给免费火车票返回。当年12月31日红卫兵免费乘车结束,上面指示步行串联。上千万大学c中学生们的其中部分,起码百万以上,又步行在祖国的大地上。当时县以上都设有接待站,各方面管理措施也到位。人们都在低档次的平均主义下生活,这方面也没有出什么乱子,直到1967年5月红卫兵们的串联才停止下来。
1966年10月zq市区,红卫兵乘公交车还不要钱。期间我们首先参观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还去过曾家岩公馆。另外也去了渣滓洞c白宫馆czq大学,以及题写的:zq市人民大礼堂等地。在我们的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山城zq的夜景,特别是从小龙坎一带观看。江上的航标灯,轮船夜航的探照灯;山城街道的街灯,满山房屋的照明灯;以及天上的点点繁星,都融汇在一起构成壮美的画卷。
某天在sz区肚子饿了,几个半大小子曾经,想去zq饭店找吃的。里面的员工问我们每人的标准多少?我们报价2角这已经相当不错了,那时候的红卫兵接待站伙食是每三顿035元。但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