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回说到,北静王府太妃柳媚与水溶回忆当年贾敏与林如海的情缘,水溶愈发的坚定起来,此生唯黛玉一人。王夫人魇魔醒转只认宝玉一人,贾府流言四起。

    贾府关于王夫人的流言四起,使得王夫人在府中的威望大为降低。

    赵姨娘作为始作俑者,自然是心中畅快。只心中疑惑,自己施了魇魔之法的有王夫人与宝玉母子二人,为何仅王夫人出事,而宝玉却是完好无损的,竟然还能安慰王夫人。

    难道真如那日夜游神所言,贾宝玉为大德转世,邪法不可伤。如此思来竟是不敢过分于人前显露出来,私下里不知念过多少声的夜游神爷爷了。

    自此更不敢过分招摇,一味与人亲善,到让她的形象无形中慢慢提升了不少,却是意外之喜了。

    不提赵姨娘悄然的改变,贾母却是心中烦忧,眼下王夫人莫名的梦魇起来。竟是用了多少好药亦不见效的,流言一起,虽被贾母严禁传播,一旦发觉立马打了出去,但如何禁得了人们的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

    这日贾母一干人等又来看望王夫人,只见王夫人仍是不撒手的抓着宝玉,亦是形销骨立了。如此下去恐怕是性命不保的,宝玉亦是哭成泪人了的。

    宝玉衣不解带的伺候在王夫人身边,早已没了风流公子的俏模样,竟也是清减了许多的。

    贾府中唯有赵姨娘跟黛玉明白是怎么回事,赵姨娘一心想除掉王夫人,自然是不会说出。黛玉听得雪雁的回报,自己父母之死却与王夫人有些关联的。想要报仇是不能,让王夫人遭些罪,倒也能略略出些自己的怒气,也便不语。

    贾母虽不信流言蜚语,到底心下不自在,暗暗着人去请大德高士,若确可治愈王夫人,必定大谢的。来来往往也请得几位大和尚有道全真,具摇头叹息一番离去了,如此贾府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贾政也来探望几次,摇头一叹,暗中吩咐准备后事不提。

    这日王夫人大叫一声:“今日要离了此处了。”言罢昏了过去,只有出气不见回气的了。众人一听如此,俱都流下泪来,大放悲声,宝玉更是大哭一声晕了过去。

    众人一阵慌乱哀嚎之际,听闻一声“阿弥陀佛”声随人到,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当地站着两个人来。只见一位破衣百衲,一位芒鞋赖头,一僧一道出现在众人眼前。见那和尚是怎的模样: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更有满头疮。

    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众人见两人出现的诡异,却身放毫光,面露慈祥,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心中惊奇不已。

    贾母到底经历丰富,连忙起身拜倒:

    “两位大仙法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如今儿媳王氏遭此大难,还望两位大仙救上一救。”

    那道人笑道:“你家现有希世奇珍,如何还问我们相求。”

    贾母听这话有意思,心中便动了,因说道:“小孙孙落草时虽带了一块宝玉下来,上面说能除邪祟,儿媳此遭虽只要宝玉,谁知竟不灵验。”

    那僧道:“老夫人哪里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十分灵验了。到底有几分灵性的,若非如此,岂拖得如此时日的。你今且取他出来,待我们持颂持颂,只怕就好了。”

    贾母听说,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

    “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五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