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闻名遐迩,大多数出生7c8十年代的人都知道。
曾几何时啊,我对于以个体角度出发,随着时间线演变的(或正叙,或插叙,或倒叙)小说意兴阑珊。总觉得这样的小说读的时候可能过瘾,可是一旦读完,其剧情,其人物心理又味同嚼蜡,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已经固定的。换言之,都是死的。没有给人想象的空间。
所以,这一类的小说,写的东西很多,能看到的却很少。因为他带有作者片面的描述,又或者是为了某种其他的目的而故意安排的情节。所以,这样的小说只能给人很主观的感觉。这一类的小说,读的时候丝丝入扣,扣人心弦,可是一旦读完了,就变得索然无味,生无可恋。因为小说中的人c事c物,都被作者一个人全盘地固定完了。读者没有一点的想象空间和参与的可能。
我到现在为止,是极端的厌倦了这样的小说了。
在十多年前,我曾和朋友讨论金庸和古龙的小说谁更优胜~
那时候我是比较偏向于金庸的小说的。因为他的小说更像是小说。而古龙的小说,则更像是一个意境。
金庸的小说读起来津津有味,读完了却似有所憾。小说一旦完本。那小说里的人c事c物也跟着小说一起结束c固定c死掉。
这样的小说太多。也就让人改变了品味。
而反观古龙的小说,读起来感觉天马行空,似乎不着边际,情节也仿佛不太具体和,然后一旦读完,就像一种香醇的美酒,那种想象,那种意境,给人久的十足的满足和回味。
这种小说,是我目前喜欢的类型。
有时,我不得不承认,金庸的小说类型,是小说里的正统。
而现在,我更喜欢古龙似的天马行空。
原因嘛,也许只是一种东西看多了。发生了厌倦,金庸类型的小说很多,而古龙类小说却好像那么稀少。
所以出于一种不同的表达的。我用了极大的创造精神和艰苦作风开了这本“莫须有”。
这本小说,难的地方并非是剧情和人物形象。难的地方,是故事之外的纯理性架构。
对一个网络游戏的规则,还有数值,还有玩家,这样一种基于真实理性的述说。
从劳动强度来说,在现行网络小说里。是不像话的。
(就算古龙,在一本书中,也只写几件事,几个人物)而我的构思有时候让我自己都望而却步。
在‘幻境’的这款全息游戏中,本来是上千个策划所做的事。现在 这些事全都由我一个人完成。
所以这本小说,写得很慢很慢。断断续续更新了好几年。终于有了三十万字的规模。可惜,并不受编辑大人的青睐。第一次签约申请并没通过。
当然,没通过的原因我其实也很清楚。第一次写小说。写的这么烦难的一个题材c庞大的一种架构c稀少的艰深的一种类型。
所以穿凿之处不少,剧情松散有之,理性方面又难免疏漏。诚为吃力不讨好呀。
然而,我用计算器算游戏数值。用记事本记技能招式。这种种异相,看着确定是奇葩,超然的确实是精神。
网络小说,多半是快餐似的样板。但我又不想让一个小说,成为我一个人的世界。
如果是那样,看一本小说,还不如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觉。也许做梦,都能让你比看小说来的更真实。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
在读者的意识中
架构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框架。
这个框架里的意识并非只有我自己。
我只负责扮演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角色。
而至于其他的各种人物角色,需要读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