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既亲近又遥远的母亲,忽然又袭上她的心头。

    她依稀记得,十五、六岁那时候,爹爹就经常告诉她,她娘身上所戴的玉佩和她身上的玉佩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平安”的字样在她娘那,“如意”的字样在她这,还告诉她,“平安如意”是爹和娘的定情物,后来女儿出生了,爹爹就把他带有“如意”字样的玉佩送给自己的孩子。路路爹爹之所以要把玉佩带在她们娘俩身上,是因为这战乱的年代。一个国家,时不时的就有外敌的侵入,刀枪棍棒的,难免不受到伤害,人们总少不了要东躲西藏的,一旦走失了,日后也好有个物件相认。

    其实呢,路路爹也不知道路路娘到底哪儿去了,这还得从路路十岁那年说起。那天已经很晚了,天也黑了,路路突然发高烧,路路爹又刚好没在家,没有办法,只有路路娘自己去买药了。起初,她还想背起女儿找大夫去,可自己也浑身无力,好像也在发烧,比试了两下子,没背动,就索性一个人去药店买药。谁知这次去买药,就再也没回来。九年了,路路从十岁长到十九岁,而她娘始终没有一丁点消息。只是她爹爹时常在女儿耳边念叨着她娘,“你长得跟你娘一样,都是圆圆的脸儿,就连那眼神都很相似,你娘善良,懂事,你也很明白事理。”

    尽管当爹爹的怎样在女儿面前描绘她娘如何如何的好,然而,对于女儿都似乎不感什么兴趣了,也许是因为当年她年龄太小,也许是她太爱爹爹了,从而忽视了本来在记忆里已经模糊了的娘亲。

    可是,在这段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找爹爹,一次又一次地呼唤爹爹,也没能使爹爹回到身边,她才不由得想起爹爹时常在她身边所说的话,“你娘最爱你了,她不是不想回家,她不是不想女儿,她是迷失了回家的路,说不定哪一天清醒了,认得路了,就会回来了。”

    是啊!她娘真是迷了路,她爹说的没错。那日,黑天半夜的,路路突然发烧咳嗽,刚巧路路爹又不在家,就只能路路娘去买药了,买药回来时候东走西走的,就迷失了方向,仿佛是离家越来越远了,本来就身体欠佳,加上天黑,一着急,便感到天悬地转的,这脚怎么也站不稳,不知不觉的就昏倒在城边的一片树林中。

    第二天天刚亮,是一对在林子里狩猎的老夫妻发现的她,把她带到自己家里。他们住的是三间房,两个屋,一个厨房,刚好西屋空着,他们便把路路娘放到西屋的炕上,铺的好了,盖得严实了,老妇人便用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哇!好烫啊!于是冲着外面喊道:

    “老头子!快倒一盆水,要温水,拿一条毛巾,要干净的。”

    老妇人先是用温毛巾敷了她的头,接着倒一杯白开水,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她,有时候能喂进去,有时却顺着下巴流了出来,流出来的汤水,老妇人总是轻轻地为她擦干净,生怕路路娘受委屈了。

    待等一切处理完毕,老妇人便一声声呼唤着:“姑娘!姑娘!姑娘……”尽管千呼万唤始出来,却也始终没有唤醒路路娘,就这样,一连过去了三天,她都一直昏睡,但她一直都有生命的迹象,身体不凉不热的,总是温温的,时不时也能进些汤汁什么的,看来暂时还是死不了的,老妇人心里明白,但是要想让她恢复一个正常人,也属实不易。还好,老妇人多多少少明白些生活常识,她心里清楚,要想唤回这位女子,得有个知心人了解她的阅历,或者是知道她心里惦念着什么人,也好时时坐在她身边与之讲述她过去的事情;她在意的事情;她在心的人。才有可能唤回她的生命。不然的话,就这样昏睡不醒的,动也不能动,睡又不是正常的睡。久而久之,没病也会生出病来,更何况象她这样受了重创的人。

    时间长了,老妇人见她一直未能醒来,便开始用红花、丹参等中草药熬水,时不时喂她喝几口,也时不时用此水给她擦洗全身,之后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