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城宣政殿。

    百官行礼,群臣跪伏。

    裘衣解下予了常林,萧长歌在龙骑上端坐,目光所视,耳里所及。数日前,岭南雪灾爆发,庄稼民房尽遭破坏,百姓流离失所。

    “启禀陛下,山岭县百姓暴乱,县尉凌秋勾结百姓造反,攻破粮仓,私发官粮,知县关正以身殉职。”

    “臣议,山岭校尉赵林应即刻带兵平复暴乱!立斩凌秋!”

    “不妥,凌秋此举,乃是为了百姓着想。山岭乃是受灾重区。据闻,山岭知县关正不仅没有赈灾于民,还勾结奸商,抬升粮价,以致百姓暴乱!臣议,当派遣巡抚,开岭南之粮仓,赈灾救民。”

    “不妥!凌秋带动百姓造反,此乃蔑视皇恩,不得轻饶。”

    “凌秋此举乃是不得为而为之。”

    “此乃蔑视皇恩!”

    每次早朝,都是思想与语言的碰撞,文武相轻,各分派系。就如现在这般,以玥太后为主导的一系,坚持将凌秋带回帝都审讯;而以丞相为主导的一系,则坚持直接派兵接手山岭,平复民乱救灾,但凌秋必须一死。

    无论是玥太后还是徐致晟,对于雪灾都不敢轻视,唯有不同的,便是在凌秋的处置上。玥太后一系,坚持回京审问,徐致晟一系,则是坚持直接处置。

    无他,被斩的知县关正,乃是前两年的进士,受过徐致晟提拔,名义上算是徐致晟门生。

    朝堂争论不停,但站在首位的徐致晟却一直没有发声,隐于帘后的玥太后亦是如此。往年也是这般,毕竟这两位是最后一锤定音的人,但近段时间,两人愈发沉默。

    萧元帝,即将亲政了。这时候,萧元帝任何一个决策,都对当前的局势,有着巨大的影响。

    萧长歌正在翻阅吏部对凌秋的记载。

    原来这凌秋和被斩的知县关正还有点关系,两人乃是同窗,并且是同期进士。而且

    萧长歌眸中多了几丝兴味之色,这凌秋,竟然还是关正一手提拔上来的。

    “臣启奏,蔑视皇恩之人,应当立即接受处置!”

    “臣复议!”“臣复议!”

    “臣认为,凌秋之举乃有隐情,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请陛下三思。”

    群臣跪伏,唯有徐致晟以及数位中立的官员不发一言,萧长歌端坐龙椅,目光划过徐致晟,再看了看那数位一直中立的官员,低声沉吟。

    在这朝代,信息滞后是最大的毛病,山岭百姓暴乱的消息虽是刚传来的。但消息在路上传来,也过了一天多的时间。此刻谁也不清楚山岭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各地知县,都有事急从权的决策力,但此番知县关正被斩,因而县尉赵林只能发书咨询。

    “传谕令,校尉赵林领兵接管山岭一切事务,押解凌秋回京述职。另,百姓暴乱乃是雪灾所致,不得镇压,当以安抚为主,开粮仓,行赈灾之事!”

    “喏。”

    对于萧长歌的决定,丞相徐致晟没有表示,只是鞠手听命,见此,徐相一系的官员,自然也是鞠手听命。

    但在场的群臣心中自有想法。

    以当下的局势,萧元帝任何一个决策,都会被群臣揣摩来揣摩去。

    早朝事毕,雪又下了。萧长歌走在长廊,神色却不见轻松,伫步看着岭南方向,神色未明。

    天灾人祸,遭殃的都是百姓,而百姓一旦过的不好,便容易受到有心人的挑拨。县尉凌秋虽然是为了百姓开仓赈粮,但百姓追随暴动,也足以见得雪灾的影响之大。

    常林等候在一旁,却见侍卫匆匆上前,附身在他耳边低语。片刻后,常林上前两步,垂手道:“陛下,工部侍郎傅杰求见。”

    萧长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