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汉侯最新章节!     尚曰, 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望山川,遍群神, 择吉日月,见四岳诸牧。岁二月东巡泰山,五月南狩衡山,八月华山,十一月恒山, 终至嵩山,其为五岳,封祭俱如泰山之礼。     禹遵舜制, 五年一巡狩。     子启立夏, 登五岳,遍祀山川。位传至桀,帝无德,汤伐暴,立商, 作夏社。     商传至帝纣,其行淫-乱-暴-虐, 武王伐之,立周, 定周礼。     礼曰:冬祀天于南郊, 夏祭地祗。天子巡狩, 祭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 江、河、淮、济视诸侯。周公相称王,定郊祀后稷,宗祀文王,皆用乐舞。     至春秋战国,周天子衰,诸侯并起,礼乐废。     战国末,秦灭山东六国,并天下,代周而立。秦王政称始皇帝,诏曰: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昔秦文公获黑龙,此水德之瑞。今秦变周,水德之时。     秦从水德,色尚黑,以冬十月为岁首。     始皇帝出咸阳巡狩天下,遍祭河山大川,采太祝之祭,封禅泰山,以通上天。     汉初承秦制,帝服尚黑,以十月岁首。     武帝定东巡封禅,召群臣商议,延续秦封禅礼,登封报天,降禅除地。遂发役夫千人整修山道,车马骑士三千往泰山顶垒砌方石,建成祭坛。     公孙贺和张生提前出京,专为督建工程。     元狩三年二月,道路修成,山顶祭坛竣工。     车马骑士驻守山道两侧,驱散山中禽鸟兽类。役夫领粟米布匹还家,依路途远近,有的能赶上夏种,就的就只能迎接秋收。     四月中,天子驾临泰山。     三公九卿随驾,所乘车马绵延十数里。     步骑着黑甲,手持长兵,腰佩宝剑,护卫在帝后乘坐的安车旁。随号令下马停步,动作整齐划一,气势雄浑,观之不觉震撼。     赵嘉策马行在队伍中,远远望见山下土祠,陡然生出一阵感慨。     在边郡时,他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当时所思所想,不过是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有能力护住亲近之人罢了。     “请陛下移步。”     礼官迈步上前,躬身行礼。     侍中俱着皮弁,手捧弓箭。巫士奉礼器,对面而立。     刘彻步下安车,着黑色衮服,上织日月星辰,龙火宗彝等十二章纹。腰间佩革带,外加大带,带下垂绅,并以绶系美玉。     随刘彻向前迈步,冕冠前后的白玉旒珠微微晃动,珠身轻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行到中途,礼官奉上宝弓,并引犍牛。     刘彻张弓搭箭,袖摆振动,箭矢如流星飞出。     “祭!”     犍牛倒地,礼官捧牛首、牛血及五谷祭太一。     礼乐声起,巫士起舞。     刘彻亲捧玉牒,再行郊礼。     乐声中,群臣拱手下拜,共祀山川群神。     陈娇拉着刘据,在刘彻身后行礼。     乐声忽然变得急促,中途加入鼓声,巫士双脚踏地,双手捧天,口中唱出古老的曲调,尾音拉长,似欲将众人带回荒古。     漫漫长路,沿途荆棘丛生。     先民们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后人绳其祖武,砥砺前行。     巍峨山岳,奔腾河川,俱有先人足迹。     商灭夏,周代商。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秦统天下,再到高祖立汉,炎黄子孙永远都在搏涛击浪,奋勇前行。     鼓声愈发急促,巫士齐声呐喊。     礼官捧起礼器,高喝一声:“祭!”     刹那间,鼓声隆隆,犹如石崩。     刘彻双手交叠,面向祭祠行帝王礼。     礼毕,鼓声戛然而止。     巫士停下动作,一阵冷风平地而起,群臣随天子再拜,将兵单膝支地,齐声高喝:“愿陛下千秋万岁!”     赵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