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元朔四年, 五月, 天子行幸甘泉宫, 皇后陈娇c许美人及大公主c皇长子随驾。     途经一处秦时土垣,圣驾驻跸, 得长安急送捷报, 上书西征大军取得大胜, 破月氏六万,斩五部翕侯,擒月氏贵种十一, 获牛羊百万, 并有匠人c羊奴数万。     奏疏后另附, 追袭月氏残部时, 遇大夏边地守军,双方发生冲一突。事后, 为消除“误会”, 避免冲一突加剧,大夏主动求和, 送上黄金珠宝百余箱, 并让出国境东端大片土地。     自此, 连接汉c西域c中亚以及西亚的重要商道, 被汉朝牢牢把握。     籍由这条商路, 汉朝的丝绸c器皿c盐c糖和各种货物渊源不断流入亚欧各国。     尤其是丝绸, 不只运到地中海附近, 甚至出现在非洲大陆, 被埃及c努米底亚等国的王室贵族追捧,争相购买。     有王室和贵族为榜样,富裕的国民也对这些来自东方,精美绝伦的绢帛趋之若鹜。     年复一年,行走在商路上的驼队和马队不断增多。     至武帝征和年间,商队数量攀上最高峰。     这条连通东西的商道,也被冠以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丝绸之路。     如今商路尚在发展阶段,但随着汉军不断出征,武帝统治的版图不断扩大,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提前出现,从西域进一入中亚和西亚,以及通往地中海的道路,汉商俱能畅行无阻。     遇有盗匪出没,商队抵挡不住遭到损失,只要消息不被封一锁,汉骑很快就会出现。     一般而言,盘踞在商路附近的盗匪,很多是民盗军匪,目标多为西域和小邦商人,屡次得手,野心越来越大,行事也变得肆无忌惮。     在丝绸之路日渐繁荣时,终于有人胆大包天,开始朝汉朝商队下手。     商队中的护卫既有汉人,也有胡人。后者多出自归降部落,个顶个勇猛彪悍。遇上主动找死的,自然不会客气,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杀完不算,更要搜到匪徒老巢,来个连锅端才肯罢休。     次数多了,盗匪的身份背景自然隐瞒不住。     消息传到国内,汉骑如约而至,并有“外交人员”同行。     秉持先兵后礼,揍服再说的原则,汉军如狂风过境,横扫一切不服。揍完之后,集中对被揪出来的邦国部落实施再教育。     教育完成之后,还要择地驻军,以防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     从汉武帝元朔年间,西域都护府设立,朔方郡兴起,丝绸之路初具规模,到太初年间,汉骑成建制在商路附近驻扎巡逻,不到二十年时间,汉帝国的兵锋遍指中亚c西亚,一度远达地中海。     黑甲骑兵盛威之下,罗马都被打得没脾气,只能认栽。     在至少四百年的时间内,汉帝国领跑整个亚欧乃至非洲大陆。     唯一有对抗能力的罗马军团,从诞生初就有短腿的毛病,被汉骑牢牢克制。     即使前三巨头之后又出现后三巨头,各个军事能力非凡,对上汉军也仅能勉强维持不败,很难握有胜算。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凭武力将汉帝国的势力挤出地中海,纯属于异想天开。     汉武帝时期做不到,武帝的儿子c孙子乃至曾孙,一样做不到。     发展到后来,罗马人发现,甭管是军事民主制c共和制还是君主制,也甭管自家在欧洲和非洲是如何风光,遇到一身黑甲来去如风的汉骑,十次里有七八次都得跪。     军事上的碾压还不是最让人崩溃的。     每次战争结束,和汉使的谈判都让罗马人无比头疼。     每当他们群策群力,总结经验教训,以为找到对方弱点,能针对性地加以攻破时,谈判桌上就会出现一批生面孔,行事风格截然不同,比以往的对手更加生猛,当真令人束手无策,头痛欲裂。     后世研究罗马历史的学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